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时间:2023-03-08 16:52:37 由 txfhyr 分享 浏览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一览)

春分节气的特点在于它是整个春季时间段的中间一天,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的各地昼夜时间相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1、昼夜平分,2、季节平分,3、雨水充沛。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时长都是一样的,白天黑夜都是12个小时,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会出现。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刚好将春季一分为二。春分一到,各地降雨量明显增多,我国多地的气温已经超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

春分的风俗活动有哪些

1、竖蛋

春分这一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很有利于竖蛋,春分立蛋能够旺运。

2、放风筝

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最适合放风筝了,春分放风筝还能够增加运动,消除春困,与家人朋友其乐融融。

3、送牛肉

春分的时候要给邻居挨家挨户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2开的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为“春牛图”。

4、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大家都会吃汤圆,把无馅儿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处,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祭拜日

春分祭拜的都是一些远祖,古时候会在自家家族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或者开始祭扫祖先坟墓,特别是南方客家地区祭祖扫墓都是从春分或更早一些开始,最迟清明节结束。

春分节气有哪些注意事项

1、春分节气应注意养肝,春分节气应注意养肝,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春分节气应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2、春分节气应多吃时令菜,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而生长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3、春分节气应注意预防眼病,中医认为应从调肝补肾入手来预防和治疗眼病。因为,“肝开窍于目”,只有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才能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肝火上炎,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肾的气血充足,才能维持肝的正常功能。

4、春分节气应注意避免情绪波动,精神分裂症在春季高发的原因,与肝脏疏泄功能失调不无关系。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当心情不畅时,会影响肝脏的藏血功能,而如果肝气不疏,郁热化火,最终也会影响到心脏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如果情志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就会紊乱,进而肝郁化火,扰乱神明。春分前后,要注意避免情绪波动,多做户外活动。迎风顺气、随风送忧。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相关文章:

★ 惊蛰的来历和风俗

★ 2023春分诗词有哪些

★ 春分是昼长夜短还是昼短夜长

★ 春分昼夜长短情况

★ 关于春分的古诗大全

★ 惊蛰节气养生知识

★ 春分有什么讲究禁忌

★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古诗

★ 春分节气介绍有哪些

★ 24节气惊蛰的简短民俗故事

观看视频教程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