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处暑是哪一天

时间:2023-08-03 12:25:39 由 3494967730 分享 浏览

2023年的处暑具体是哪一天

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同时也是进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后夏天的暑气会慢慢的消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年的处暑具体是哪一天,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年的处暑是哪一天

2023年的处暑具体是哪一天

202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7点01分06秒。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节气来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节气的特征

1、秋老虎

处暑虽然在立秋之后,但在处暑尾声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样的天气被称为“秋老虎”。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

2、气温下降

每年8月底到9月初,气温走低是处暑节气其中一个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同时也受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的影响。

3、秋高气爽

处暑之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因此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由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很适应,很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4、雷暴活动

处暑节气里,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且以绵绵细雨为主。

处暑节气风俗活动

出游迎秋: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拜土地爷: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泼水狂欢:泼水狂欢不仅云南西双版纳有,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各地都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养生有哪些

1、不宜过早添衣

虽然从节气特点来说,秋天已经来了,但夏天的暑气仍未完全消散。昼夜温差较大,气温不定,容易回升。在季节转换之时,如果过早添衣,气温一旦回升,很容易出汗而着凉,进而导致伤风感冒。

2、早睡早起以解秋乏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秋乏”,其实是有科学研究的。夏季,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也会有所减弱,身体一直处于不断的消耗状态。当进入秋季,汗出得不是太多的时候,机体自然也就进入了下一个修整阶段。此时,人体会出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了。

3、滋阴润肺以防秋燥

暑尽秋来,秋季属肺,易燥。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吃一些滋阴润肺之品,以防肺燥。古时候,处暑时节就有吃鸭肉的习俗。鸭肉,味甘,性冷,并有滋阴、补虚、调和脏腑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2023年的处暑是哪一天相关文章:

★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 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 处暑节气由来及习俗是什么

★ 处暑节气有哪些农谚

★ 处暑节气有哪些习俗活动

★ 处暑节气的风俗饮食有哪些

★ 处暑节气吃什么养生食物

★ 2023年处暑具体是哪一天

★ 2023“处暑”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观看视频教程2023年的处暑是哪一天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