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在中医学中是一门重要的诊断学科,它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手诊。
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邪之所凑,其气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
关注公众号:diyijc_com
问题反馈
手诊在中医学中是一门重要的诊断学科,它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手诊。
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邪之所凑,其气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力,阴阳离决,是病危、病故。根据手诊、舌诊、甲诊、脉诊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自然条件而异,中药按君、臣、佐、使,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调理机体,使之相对平衡,减轻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它同经络诊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当代著名中医学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闻问切,至为重要。 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双调和孙思邈叹曰: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1956年,我国制定了十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法系统。1966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后来出现了许多著名掌纹医学专家,也陆续出版了一些掌纹医学专著。“从外知内。”“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有诸内,必形诸外。”“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手掌信息关全身。”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学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物的整体,这是全息论的基本定测。《论语》也讲“人焉廋哉”,就是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必然要在外部表现。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手诊是一门先进的中医学科,等同于掌纹诊病学和掌部医学。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在手掌与健康相对性的医学研究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所以“手诊”在当前的研究阶段应该称之为“掌部诊病学”或“掌部医学”或“手诊学”。
更新时间:2013-08-08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