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古学诞生近百年以来逐渐成了大众的学问,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走近考古、了解考古,考古学家们开始主动地探讨考古学的社会性和公众性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索。
在2007年“文化遗产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宣布“将开放有条件的考古发掘工地供公众参观”,但真正由考古人员在发掘仍在进行的时候主动策划、组织大型公众活动,将考
关注公众号:diyijc_com
问题反馈
现代考古学诞生近百年以来逐渐成了大众的学问,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走近考古、了解考古,考古学家们开始主动地探讨考古学的社会性和公众性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索。
在2007年“文化遗产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宣布“将开放有条件的考古发掘工地供公众参观”,但真正由考古人员在发掘仍在进行的时候主动策划、组织大型公众活动,将考古发掘的过程向群众开放,仍缺乏实践和经验。
作为山东省大运河文物调查工作重点之一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以京杭大运河为例)的研究和实践内容之一,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山东省文物局组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2008年3月下旬开始在南旺地区联合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考古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大运河这样的“大遗址”的保护最需要的是最广大群众的支持,那么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以及这些事情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向山东省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在发掘工地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的申请,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在济宁市文物局、汶上县文物局、南旺镇政府和附近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和全面配合下,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和筹备,终于在5月7日开始“汶上南旺大运河保护暨公众考古学实践”活动,将考古发掘工地有组织地向当地群众敞开大门,直到5月13日结束。
活动共有三个环节供公众参与:其一是在紧邻南旺分水龙王庙发掘工地的南侧空地上布置了十二块宣传展板,分为“大运河和南旺的故事”、“考古学家和考古学”和“保护我们的大运河”三个部分,并安排专人讲解,还大量发放与展板内容配套的宣传单页;其二是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发掘并且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的前提下,在隔梁上用竹竿、塑料绳等简单工具布置参观路线,让群众有组织地进入发掘工地参观,并请正在工作的考古人员现场讲解;第三是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现场发放“汶上县文物线索联系卡”,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当地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当地的青少年学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先后联系、组织、接待了工地附近的南旺镇第一中学和南旺镇中心小学500多名师生参观、学习。
考古工地的这种有组织、有秩序的开放姿态,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其热烈程度让人惊讶和感动,促使我们思考。十二块展板前总是聚着认真阅读的当地人,彼此间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不识字的就紧紧跟着讲解员听。有位70多岁的老人甚至拿着纸和笔一个下午坐在展板前,把上面所有的内容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有不少人把家里保存的腰铁、琉璃瓦等文物交给工作人员,并强烈表达希望政府能把龙王庙和大运河保护好的愿望。特别有位家在龙王庙古建筑群旁边的老大爷,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家中一本南旺地方志记载的内容,把与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有关的重要内容一笔一划地抄在一张纸上,题为《南旺分水龙王庙札记》送到活动现场,希望能补充到讲解内容里。由于活动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周边乡镇的人常结伴坐车赶来。汶上县第四高中30多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利用周日休息时间自发从汶上县坐车来到南旺发掘工地参观,而且周边几个学校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也作了调整,都与大运河保护有关。当地百姓对自己家乡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在这里被释放出来,历史知识、考古知识、遗产保护知识等等也在这样生动、鲜活、和谐的过程中从专业考古人手中转到了非专业的公众心里。
活动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赞赏。5月9日,在汶上县召开了“南旺分水枢纽和龙王庙古建筑遗址发掘现场研讨会暨山东京杭运河资源调查第一阶段总结”会。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副处长闫亚林、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兼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孟宪民以及山东沿运河各市、县文物部门和国家有关科研院所各位与会专家实地参观了南旺发掘和公众考古活动现场,并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他们对此次公众考古学实践活动一致给予较高评价,谢治秀厅长还表示将在山东其他考古工地也推广这样的活动。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定为“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公众能通过看电视节目、阅读报道分享我们的成果,也可以去博物馆、遗址公园参观来分享我们的成果。然而,这些可以说是“后发掘”(post-excavation)时期的分享。让无数考古人心动不已并志愿终身以之为业的田野工作,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寻找历史痕迹并将其层层沉淀发掘出来的动人过程,更是应该与公众共享的宝贵社会资源。而且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展示一个过程、讲述一个故事,要比生涩地灌输知识更容易被人接受。考古学家的发掘对于文化遗产是利用,公众的参观学习也是一种利用。正如张忠培先生对中国大遗址保护问题上强调:“专业学术研究者(对考古遗址)之利用是提高,是深入,是源;非专业人士(对考古遗址)之利用是普及,是浅出,是流。……专业学术研究成果,终应回归人民,普惠大众。”
更新时间:2013-10-25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