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利用好碎片时间那么重要?

时间:2022-11-27 17:56:16 由 辉哥 分享

  人生最幸福的无非是三大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与心灵自由。时间自由的核心,是自己对于时间的掌控感。时间管理的目标,并不是拥有更多的时间,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让自己愉悦,做更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利用好碎片时间那么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用好碎片化时间,你就每天多出一小时

  作者:任丽

  在今天知识焦虑的时代,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我们会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我们有很多计划,都没有时间实施,我们变得越来越失控:时间上的失控,目标上的失控,关系上的失控,最后导致了人生的失控。

  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人问题,你是怎么对待时间的,你是如何定义时间的?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了时间给你怎样的回报。

  定义你的碎片化时间单位

  当提到碎片化时间时,浮现在你脑中的是多长时间?有人认为是一个小时,有人认为是十分钟。而秋叶老师把碎片化定义为一分钟。

  一分钟能做什么?马上打开你的脑洞。

  一分钟可以背两个单词;

  一分钟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

  一分钟可以做一个即兴演讲;

  一分钟可以听书300个字;

  当碎片化的时间被定义为越短的时间单位,我们对于时间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单位产出的成果就越多。

  随手拿起手机,刷个10到20分钟微信,时间就这么悄悄的溜走了。而当我们发现20分钟可以写500字的文章时,你就会心疼被浪费的20分钟。

  我们总是期待找一个大块的时间,沉下心来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往往会发现,一天当中,其实很不容易找到这样的时间。你总是被各种电话、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家庭琐事、情绪所干扰。

  我们总是懊悔自己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而“没时间”常常成为了我们没有完成的借口。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当我们规划出自己五分钟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时,我们就没有了拖延的借口。

  用碎片化时间管理的思维来管理生活

  记得哈佛管理学院曾经提到过18分钟轻松管理每一天的理念。这18分钟是如何分配的呢?上班前花5分钟规划当日工作重点,每小时花1分钟重新聚焦,下班前花5分钟,诚实检讨并反省自己,并进行一整天的回顾。这样的不断地总结思考,会让我们对于时间保持高度的敏感。

  当我们要完成一个很大的目标时,会进行目标拆解,把一个很大的目标,拆解到每一天,落实到每一天。而碎片化时间工作的模式,却是保持连续和整体化的思考。

  这刚好是一个正向和逆向的思维与工作方式。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想出一本书,首先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期限,一年还是两年?这本书设计六个章节,每个章节大约6-7篇文章,如果预计半年写出初稿,那么我们就可以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的产出,这样就可以保证目标的达成。

  反过来,我们假如有了框架式写作的能力,有意识地搭建一个体系,我们就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往这个体系中填充内容,写出精品的文章,从写作的复利来看,这就是未来图书出版中的内容。

  利用碎片化时间,一小时写出一篇公号文,对我来说,暂时还做不到。在秋叶老师分享了他1个小时写出公号文的碎片化写作方法:1分钟灵感+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3分钟素材+半小时高效写作+5分钟排版+5分钟配图+1分钟推送+1分钟回复评论。

  我发现,在前面一分钟灵感部分,我还比较擅长。经常看了一部电影,见到一个现象,听到一个讨论,都会把它们记录下来。后面的构思和提纲部分没有跟上,很多的想法也就静静地躺在了记事薄里。

  有时,头脑中有个想法,我会在一张A4纸上写写画画,围绕这个主题,发挥自己的自由联想,把想到的东西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把有内在逻辑或者相互关联的部分整合到一个主题下面,把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剪枝。这样,就梳理出来了文章的大体结构。

  在我的一个文件夹里,有大量的只是写了个开头,或者是写了一半,就完成不了的文章。那些可能只是一些灵感的碎片,但是因为没有写提纲,没有框架,就很难完成。所以,有了灵感,就要专注于这篇文章的构思,内心要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不要轻易放弃。

  我比较喜欢多任务并行的工作方式,比如,在洗碗的时候播放录音,在吃饭的时候播放电影,在进行一些机械录入不需要大脑思考的工作时,我去听书或者一些知识的分享,这也不妨碍我随手记录一些我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去年读了剑飞的《极速写作》,书中提到了使用讯飞语记进行语音写作,在尝试后,我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高效写作的好工具。现在,我的文章的初稿基本上都是在讯飞语记上完成的,如果搭好框架,写好提纲,这个写作的过程的确很快,一般30分钟可以完成2000多字的文章。初稿完成后,我会在电脑上进行修改,把口语化的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进行语言的润色,保证语句的通顺。

  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关键是训练思维的转换速度

  提到时间管理,就不得不提一下番茄钟的工作原理。就是给自己一个25分钟的时间,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后来,我发现,拥有这不被打扰的25分钟,也是非常奢侈的。我们需要去适应这样的节奏,学会在不同的思考、工作模式之间自如地转换。

  比如你正在写作,突然来了一通电话,这个电话还必须要接。电话给你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让你感到非常愤怒。放下电话,你可能还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写作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假如我们具备了这样超强的转换能力,在那一刻,先把情绪放一放,马上调整频道,先专注到手头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做完以后,再去调整情绪。

  这其实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工作。

  当我们情绪来临时,有时会因为冲动犯下一些错误,后面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弥补,可能也会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不已。转换模式,让我们有了时间和空间,去停下来,重新回顾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我们可能就会从情绪的漩涡中走出来,重新回归到理性。

  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因为这通电话被打乱节奏,利用剩余的时间把它顺利完成了,我们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让自己感受到愉悦。这种愉悦的体验本身,就有可能会冲淡我们刚才的愤怒的情绪。

  这篇文章初稿是在中午午餐时通过讯飞语记完成的。下午一直很忙,晚上在上案例督导课程,直到差不多11点才结束,只能熬夜,把文章改完。

为什么利用好碎片时间那么重要?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为什么利用好碎片时间那么重要?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