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地生活时,鼓起劲,利用好自己下班或者其他空闲的时间,针对自身的问题好好做一番规划,然后行动改变。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也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法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文/NIPer
你下班之后,多数的时间是用来干什么呢?
是看电视?玩游戏?还是只是躺在床上,对着手机浏览碎片化的文章和信息呢?
这些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能力获得增进,从而让自己创造出来的价值最大化,那这些做法还远远不够的。
你必须好好利用下班这段时间,做一些与自己固定习惯不同的事情,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价值回报。
用我自己举例子。
我的正职,是在一家影视娱乐公司从事活动策划的工作。
虽然上班时间说是朝九晚五,但有些活动只在晚上执行,不到九、十点是不会结束的。所以有时下班回到家,真的想立刻倒头就睡。
但是我在网上写作,已经将近三年,已出版和将会出版的书有四本。第一本书已经出版了繁体版本,在香港和台湾都会有售。
PS :这本繁体版本的新书,这个月我会在自己最近出版那本口才新书的赠书活动当中,以奖品的形式连同新书赠送给其中一位读者,希望大家这段时间留意我公众号的动态。
再加上各个平台邀请我发文写文章,从而获取不等的稿费,我利用下班时间,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好像我在头条写文,头条还因此特意颁发给我一个奖项;在我写文的领域,获得奖项的人只有两个。
另一个获奖者是一个大号,拥有几十个作者供稿,而我只有一个人在写。
这些结果,往往是需要靠我在下班的时间坚持去做,才最终换来的。
也就是说,下班回到家,我不仅要写文章,临睡之前还要挤出半个小时去阅读看书,才能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做到平衡。不管你看不看得起这些成绩,利用好你下班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提高自己的能力,说不定以你的资质,会做出更好的成绩。
正如有句话:拉开你与别人之间差距的,往往在于下班后的时间你去做什么。
我们当然没必要时时刻刻给予自己这么大压力,但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获得相应的回报,对我们的人生只有益而无害。
你要学什么?
很多人一想到学习就头痛了,原因就是不知道要学什么和怎么学。
既想学习管理技能,又想提升自己的口才,甚至还想掌握英语会话,用以应对以后可能遇到的挑战。
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学,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到,这正是大多数人的困扰所在。
所以在开始行动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哪些地方,是你最迫切想要改善和提高的。然后以此为目的,构建你的学习安排。
一般来说,我们学习的目标,往往是围绕两点去构建:
1,待解决问题
在生活或工作当中,有哪些问题成为你发展的“拦路虎”呢?为了让自己顺利变得更好,我们就必须要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技能。
例如你做销售,却不知道怎么跟客户好好沟通,那么改善你的沟通能力,就是你当前最迫切要做的事。
又或者现在的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培养自己的能力,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2,渴望变成的样子
有些时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得过且过也行,但这样的日子,总是缺少一点意义。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们就要找到自己想要生活姿态。
例如我读书时期,我就是一个挺会写文章的人。但出来社会工作之后,这项技能几乎就被荒废了。
当我寻思怎么把这项技能的价值继续发挥出来时,我就找到了很多可以发表文章的平台,于是我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写作,以此构建相应的行动安排了。
所以你想想,自己到底想让自己变得怎样,对此有什么渴望呢?
有了这两点做引领,你就可以进一步制定你的行动计划了。
制定行动计划
所谓“制定行动计划”,并不是说你想到要做什么,然后每天就直接去做什么就行。
真正的行动计划,一定要是“具体”、“有步骤”、“有指标”和“可量化”,千万不要敷衍了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对于拖延的触发机制,往往是源于目标不够清晰,没有可以遵循的行动指导。
例如“让你任意写一百字”和“让你任意抄一百字”,这两个目标对于大脑的认知程度是不同的。前者留给大脑感觉,执行起来的难度比起后者要高一些。
因为写什么,我们对此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操作指导,故此很难入手行动。但是对于“任意抄一百字”这个目标,我们随便拿起一本书,抄个一百字就完成了。
所以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而又清晰的行动步骤的计划,能够减轻我们大脑的压力,从而让我们更快上手把事情做起来。
基于这一点,我们制定的计划,最好要包含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具体而详细地把你的目标列出来。
这个方法,就是拆解目标,很多文章都已经说过,我就不再累赘了。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千万不要只是写“今天要看书”或“今天要做运动”这样大而无当的表述,一定要把看什么书,看多少页,看多长时间都一一写出来。
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管那样,死板地跟随这个计划行事,而是要让你每天的行动,要具有清晰的目的性。
只要你的行动具备清晰的目的性,你做的事才“有章可循”,同时会加强你的行动意愿。
例如我每天都要写作,这是我的目标。但今天要写什么文章,可以安排什么时候写,要写多久睡觉,我都有一个清晰的安排。
这样当我下班回到家,对照一下自己的计划表,坐在电脑前我就能很快上手进入状态。
第二,安排实现目标的行动方式。
通往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根据自己的当前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去行动,才会更好的利用时间。
我写文章,在家的时候一般是用台式机写,因为屏幕比较大;如果在外出差工作,那么我一般就用surface写。
同样,我在家的时候,看书一般看纸质书,但在出差在外住酒店,我就会带着kindle看书。而两者看的书,却不一定是同一本。在家看的书会更系统、正式一些,而在外用kindle看的书则会比较易懂易读。
所以如果你要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在某些时候可以大声朗读练习口语,在某些时候只能学习语法,这些思量是你制定计划的一部分。
你不一定局限一种方式去实现目标,根据客观情况适当变换一下行动方式,会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
但还是那一句,无论你怎么做,都要有一个具体详细的方案,不要想想就算。
第三,根据重要程度去安排任务。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我们能够运用的时间就这么多,所以哪些事情分配在哪些时间去做,就非常有必要了。
毕竟如果你什么都想做,到头来可能什么都做不成。而根据重要性程度来决定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折中的做法。
例如有时候我忙起来,那一天我就很难既要写文章,还能看书学习,更不用说能看看电影放松一下自己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牺牲看书和看电影,毕竟写作对我来说,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一个星期里,我写作的天数可能是五天,而看书的天数也许只有四天。其中两者重叠在一起做的时间,说不定只有两天。
这样去安排,我就能够先处理好写作的事情,然后再去完成看书的任务。而不是一股脑儿地什么都放在一起做,什么都想赶快做完。
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适当权衡任务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继续“有序前行”。
这三点,对于制定行动计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缺少这些因素,不是说你就不能去行动,只是你可能在行动之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推动自己迈出第一步。
但如果你的行动计划包含了这些因素,那么你迈出的第一步,就会更加容易了。
当然,无论如何,人还是会经常习惯性拖延的,为了缓解我们的拖延症,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应对。
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拖延症”
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做着某些事情,心思却在其他地方,很难集中注意力在上面?
偶尔因为困难而停下手,之后再也不想回到当前这个任务,宁愿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把时间打发掉?
任务越是困难,我们就越是容易拖延;任务越是没有让我们获得正向反馈,我们就越是渴望逃避去做这些事。
毕竟比起玩游戏、看电视、刷网页,完成手头上的事情,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心理能量”去维持运作。
故此,为了缓解我们的拖延症,更好地分配我们有限的“心理能力”,我们必须做一些有益的举措,让大脑在这场的拖延战争当中取得胜利。
以下这六点,作为对抗拖延的“小措施”,只要你在行动的时候有意识地应用,你的“症状”会得到缓解的。
1,给单调乏味的任务,添加一些乐趣。
做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单调的事情。但如果你懂得用更有趣的方式去做这件事,你的坚持就会变得容易。
例如跑步的时候戴着耳机听歌、学英文,或者有条件的上健身房用跑步机锻炼。当然,有钱的买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锻炼,这样就会更有乐趣。
2,调整自己的情绪去面对任务。
你有没有试过,别人让你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你是带着抗拒或消极的态度?
当我们以这样一种态度去做事,边缘系统自然就能够战胜前额皮层。毕竟此时的你,正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影响了自己做决策的理智。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要做的事情,有让你产生不好的情绪,你就要找出其背后的原因,问自己三个问题:
A:为什么这件事会让我产生这些情绪?B:做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实际的影响?C:我能不能暂时把这些情绪放在一旁?
如果完成这件事,并没有对你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那你就应该调整心态,采取更加积极态度去对待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
你对事情的看法,决定了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时改变你对事情的看法,你的心情自然也就随之改变了。
3,尽量远离身边的诱惑。
当你在做着某些事,而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时,你就要想想,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诱惑着你了。
有时我写文章,写着写着就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看视频,一看就耗费大半个小时,这时想要继续投入到任务当中,大脑肯定会比较抗拒的。
所以后来我就决定,写文章或者看书时,一切能够让我产生诱惑的东西,都被我隔离。任何读者的留言、咨询和问题,我都不去管。当我写完文章之后,我才一一回复他们。
否则,不懂得控制这些诱惑,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了。
4,设立明确的行动目标。
清晰的目标,对于引导我们行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不知道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可以把“宏观目标”转化为“微观目标”。
例如对于“看书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好习惯”这件事,任何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很难让人都开始行动起来去做。这时,你就需要把这个“宏观目标”转化为更具体的“微观目标”。你可以思考,“提升自我”,到底要从哪方面入手呢?
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一些具体要阅读的书单,诸如到底是提升你的口才能力,抑或是更新你的认知思维等。
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方向,接下来你就可以寻觅相关的书籍,然后开始学习知识。
5,赋予事情某种积极的意义。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天灾人祸或者是违法乱纪,我们都能够从中获得锻炼。
好比父母让你帮忙去买菜,你觉得自己压根不会做饭,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呢?然后越想越不爽。
但是当你真的尝试去做过这些事情之后,你对于这个领域的认知就会获得更新。你会知道一斤白菜要多少钱,猪肉什么时候会涨价,哪里的水果会比较好吃等,这些知识会增长你的生活技能。
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你熬过一段不舒适的时期。只要你能够坚持熬过去,你的思维认知就会随即变得广阔起来。这是让你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的因素之一。
学会从做的事情当中,找出一些积极的意义,你的行动就有了相应的“理由”了。
6,给自己建立一些行动的激励方案。
做成一件事,有内在的奖励和外在的奖励。
前者就是积累了做事的成功感和对自己的认同感,而后者有可能会获得老板的赞赏或者物质上的回报。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有这种奖励。但如果你能够主动给自己建立一些激励方案,诸如完成某个小目标,你就可以玩几盘游戏;或者做完当天的工作,就约朋友一起去看个电影,甚至给自己放个小假等等,都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自我激励。找到可以奖赏自己的地方,然后通过自律的行动而获得这种奖赏,你慢慢就会培养出坚持的意志品质了。
最后
做任何事情,想要获得一个结果,都需要对自己狠一些。而这个“狠”,就是坚持。
尽管有时候你真的很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但什么都坚持不了,到头来你除了感慨别人每一年的变化,羡慕对方每一天的进步,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地生活时,鼓起劲,利用好自己下班或者其他空闲的时间,针对自身的问题好好做一番规划,然后行动改变。
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也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