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用审慎的眼光,评判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大部分小说里的次要人物,要么过于单薄,没什么特点,不能引起读者足够重视;要么威慑力远远不够。要完成一部丰满的作品,你必须重视次要人物的描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1

  次要人物服务于主要人物

  对于每一个次要人物,你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这个人在其与主人公的关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关于次要人物的每个选择,都是为努力搭建一个充满对照、冲突、观点相左的人物阵容而服务。次要人物要么作为对照,强化突出主人公的某个特点;要么和主人公的世界发生正面冲突。如果次要人物无法以某种方式,深化读者对于主要人物核心身份的认识,那么,他们便没有存在的必要。

  主人公与其他所有人物的关系,无一相同。你要把人物各自的核心身份、目的、动机、秘密、优势、缺陷、世界观叠加一处,使之针锋相对,最大限度地酝酿矛盾与冲突。

  你也可以通过次要人物,呈现主人公身上的多面性。例如,主人公在应当辅导她代数课程的女孩身边时,会感到紧张烦躁;但是和自己的一群朋友在一起时便无拘无束,没心没肺的。当在心上人周围时,会显露出疯狂亢奋不已的一面;而和田径队的对手比赛时,又会变得冷嘲热讽,咄咄逼人。

  嚯,要求可真多,但从来没人说过写作是件容易事啊。

  2

  积极的核心关系最重要

  在我们分析那些真的会有意无意冒犯主人公,并把主人公卷入冲突的人物前,让我先提醒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从本质上,是一个相互联结的物种。

  生命之初,因求生的需要,我们开始强烈依赖于父母。随着逐渐长大,我们继续依赖于家庭;后来,依靠我们的朋友以及所爱的人。

  倘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朋友、导师,对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探访他们,可以时常见面,促膝而谈。我们无一例外。幸运儿们身边有一大群这样的家庭成员、良师益友,构成了他们与家庭、社会的情感联系。

  但是,在我看过的大多数作品的初稿中,主人公时却常独来独往。他们的生活仿佛与人类世界完全隔绝。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伟大作品会着重展现人类之间深刻的关系。甚至像凯莎这样的刺客,像凯尼斯这样孤僻离群的猎手,如萨姆·金斯顿这般的贱女孩,如小紫罗兰这样的怨女,都无比珍视她们与他人的紧密关系,并视之高于一切。实际上,通常正是这种关系,激励着她们去行动。

  核心关系的概念在儿童小说中尤为重要。在这类作品中,家庭纽带更为强烈地影响着主人公的生活,而青少年作品则时而会涉及这方面。

  在儿童小说中,常可以看到与主人公意气相投的家庭成员、家庭挚友或者导师相伴其左右。苏珊娜·拉弗勒的作品《爱无止境》中的祖母,即是该类型人物,可供研究。

  所以,在我们深入研究具体细节、创建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前,记得:为你的主人公创造一个由至亲挚友组成的坚实后盾、强大后援团,为他提供支持、安慰、爱与精神食粮。

  这并不是说,在这种重要且积极的核心关系中,冲突全然不存在。终究,“我们总是让所爱的人受伤”。事实上,主人公最大的情感斗争,往往发生在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之间。但是,这种能深深给予主人公支持与帮助的关系,首先需要根植于一方积极向上的沃土之中。

  3

  充实人物阵容

  随着众多图书的出版,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一定的人物模式和人物间关系,反复灌输进我们的大脑。作家们希望尽己所能,避免次要人物的模式化。

  防止人物模式化,最简便的方法是使人物目的和人物塑造具有层次感。一旦你赋予主人公的最佳拍档自己的目标和驱动,她会变得更加复杂立体。她是不是支持主人公的一切想法,但音乐剧梦想除外……原因是她想自己争取主角地位?她的核心身份是如何为她与主人公的关系投下阴影的?

  除了思考引入哪些次要人物,另外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如何引入。每部作品都有一个主角——这毫无疑问。不过,作品还需要包含多少其他人物?多少意味着很少吗?他们应属于何种类型的人物?这些具体的考虑还不明晰。

  哪些人物出场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出场。永远不要在写前几章的时候,把书中所有人物统统介绍一遍。首先,当人物成群结队出现时,读者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对每个人物均一一深入理解。再者,在没有任何情节发生时,将所有人物信息一股脑倒给读者,读者会感觉索然失味。

  很多作家会占用一两章的篇幅,在学校走廊巡游一番,点出他们所创造的每个人物。这未免太乏味了。

  反之,在引入人物时,要有选择性地使之充实、具体化。最重要且最丰满的人物应该在情节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以重要的方式持续出现。搭建这些联系,以致当次要人物经历重要时刻时,读者已经与其有了情感联系。

  绝对不要空降奇兵,让其解决某个问题,或者牵涉进故事高潮。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会彻底疏离了读者,因为这相当于挥舞一个魔法棒。(希腊戏剧概念的拉丁文形式是deus ex machina,意思是“来自于机械的魔力或者神”。试想,在一出戏剧的结尾,天使乘一只仙鹤从天而降,解决了所有人的问题。)

  4

  作家、编者眼中成功的次要人物形象

  利巴·布雷《狂牛大暴走》中的贡佐,我不知道怎样你才能不完完全全爱上这个——疑病症、同性恋,还同时有“母子问题”的侏儒。

  ——巴里·利加

  如果只能打一次《哈利·波特》这张牌,那么我要用在心智早熟,性情平稳,怪诞而毫不掩饰的那个卢娜·洛夫古德上。

  ——安德鲁·哈韦尔

  在人物阵容规模上,儿童小说常不及青少年小说。这取决于初稿的长度和复杂性,以及作品的类型。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通常倾向于拥有一个更长的人物表,可能需要电子表格来追踪,乔治·R·R·马丁,《权力的游戏》的作者,就这么做过。我的看法是,如果砍掉一些人物不会影响情节发展或者主人公塑造,那就这么做。

  5

  作者、编者眼中差劲的次要人物形象

  一群失败者,会使主要人物甚至更为失败,比如疏忽大意的家长,施虐的父亲等。

  ——丹尼尔·纳耶里

  皮包骨的男孩,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总是吃个不停。

  ——黛安娜·兰多尔夫

  毫无吸引力并且/或者绯闻不断的死党,用来作为主人公的陪衬,显得主人公更有人气,更有德行。

  这些死党应该意识到他们在故事中的从属地位,只是在作者堆积引入其信息,或为主人公的麻烦担忧时露露脸,出个场。浪漫冲突中,恋爱对手最后证明不仅是失败者,还是个恶人;这个陪衬毫无疑问是神秘的。

  ——荷莉·布莱克

  如果人物太少,也是个问题。一部只有两个或三个人物的作品令人感到闭塞。通常,你无法凭借过少的潜在人物关联点及人物矛盾,明明白白传递出一个好的想法或者主题。如果一个人物过于负重——他既是倾听者、打情骂俏的伙伴、学校餐厅发飙者,以及,私人采购——或许你可以把其中一些关系分解成更小部分的次要人格。

写作方法:要清楚的是每个人物的选择,都是为搭建丰满的人物阵容而服务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写作方法:要清楚的是每个人物的选择,都是为搭建丰满的人物阵容而服务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