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

时间:2022-11-28 03:14:26 由 bb 分享

在冬季的时候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不然很容易被风寒侵入,容易导致感冒的情况出现。那么关于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欢迎查阅!

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

重点保暖部位

头要保暖:由于冬季天气多伴有风,且常常寒流侵袭,如果只注意身上穿得暖和,

而不注意外出时戴帽子,不仅热能会从头部散发,而且又因屋内温度高于户外,还很容易受寒感冒。因此,外出应戴帽子,尤其晨练者更不能麻痹。

背要保暖: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冬季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脚要保暖:医学专家认为,脚距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脚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为敏感。如果脚着凉,全身健康均可能受影响。因此,冬季应暖足固肾。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冬季保暖的技巧是什么

1.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原因: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原因: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防“点”病

提高抵抗力防病

原因: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无论是室内、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再次,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

方法: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冬天保暖应该怎么做

1、穿衣保暖:

重点保暖部位为头、背、脚。

1)头要保暖:外出应戴帽子,防止热能会从头部散发,受寒感冒;

2)背要保暖: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保持背部温暖,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

3)脚要保暖:脚距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脚背脂肪薄,保暖性能差,受寒冷的刺激最为敏感。如果脚着凉,全身健康均可能受影响。因此,特别是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

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4)注意保护腰腿部,因为腰部周围有许多大血管,如果下半身能保温,上半身也不会感到太冷。应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2、主动保暖

适当运动:

积极进行耐寒锻炼,运动可以促进制造热量的肌肉生长,改善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此外运动还会帮助把热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如打太极拳、慢跑、步行、健身运动等。

3、物理取暖:

1)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睡前泡脚,每天睡前用热水泡手、泡脚,时间为10-20分钟。揉搓涌泉穴以感觉到热为限度。

2)冬季保暖小工具:如电热宝,小暖包、热水袋等,贴在近身处,随身取暖。

3)晒太阳: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

4、饮食取暖:

冬季时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能达到御寒的作用。适合冬天食用的温、热性食物如:

肉类: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鹿肉、鸡肝等含有丰富脂质和蛋白质等肉品。

吃洋葱、辣椒、青椒、姜等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

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相关文章:

★ 冬天保暖的小常识介绍

★ 冬天保暖的小常识

★ 冬季保暖的四大误区

★ 开车技巧:冬季驾车的坏习惯

★ 旅行攻略:盘点冬季国外旅行好去处

★ 急救基本常识内容(8篇)

★ 急救基本常识内容(8篇)

★ 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常识一览

★ 新冠疫情防控校园住宿生必背常识一览

★ 疫情防控上班族防疫常识

观看视频教程冬季保暖常识有哪些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