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年初一可以回娘家吗

时间:2022-12-01 01:03:18 由 xingyan87614 分享

大年初一,即春节那一天,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那么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可以回娘家吗?本期传统节日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大年初一能回娘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大年初一可以回娘家吗_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年初一回娘家好吗

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

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大年初一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

还有的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河南一带正月十五也禁忌回娘家看灯以外,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

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

初一十五不能回娘家,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

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以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就是这样一个个的风俗、传统、甚至陋习,合起来组成了年!

哪些日子不能回娘家

或许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我们这里不仅过年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在这一年里还有很多节日都不能在娘家过的。

第一个节日,我们从春节算起,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出嫁的姑娘必须在婆婆家过年,哪怕是不回婆婆家,但也不能在娘家过年,这一条在我们这里是死规定,必须遵守,出嫁的姑娘必须等到年初二的那天由娘家的人去叫才能回娘家。

第二个节日,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团圆节,但也不能回娘家,必须在婆婆家过年。

第三个节日,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也不能回娘家。

第四个节日,清明节,这一天也不能回娘家,而且女人是不能去扫墓的,不管是在婆婆家还是在娘家,女人不能去墓地。

第五个节日,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连小孩都知道是纪念屈原的,可是这一年竟然也不能回娘家,为什么呢,虽然话说,五月五管婆婆母,意思是,五月五日这一天如果回娘家对婆婆不好。

第六个节日,农历六月初一,我们这里还流行过半年,过了六月初一这将意味着这一年过了一半了,不管大小它都是个节日,又叫半年,所以,农历的六月初一也不能回娘家。

第七个节日,七月十五是鬼节,这一天是不能回娘家的,什么原因,也没人能说的上来,因为是出嫁了,所以就要遵守这个规定。

第八个节日,这个节是大节,八月十五,团圆节当然只能在婆婆家过了,如果谁家出嫁的姑娘在娘家过八月十五,左右邻居都是拿来当话柄的,所以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第九个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是不能回娘家的。

第十个节日,是冬至,这一天听说是对公公不好,所以,在冬至这一天必须要乖乖待在自己家里,或者最好是去婆婆家,因为如果冬至回娘家对公公不太好,所以……,“明白人”都知道不能回娘家。

大年初一的14个习俗

1、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2、拜神

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3、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4、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6、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7、吃汤圆

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

8、吃面条

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9、喝“元宝茶”

浙江绍兴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楼喝“元宝茶”的习俗。所谓“元宝茶”,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金橘”或“青橄榄”来指代“元宝”,象征新年“元宝进门,发财致富。”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元宝”,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财进宝”。

10、喝鸡汤

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11、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12、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13、给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

14、不杀生,不扫除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三不吃是什么意思

“三不吃”源于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饭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其中的“三不吃”是指不吃白饭、不吃剩饭、不吃软饭,各自有独特的意义。

此处所说的白饭,不是指我们吃的白米饭,而是对不劳而获之事的比喻。我们务必谨记,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遇到了,背后极有可能是一个大陷阱,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贪欲,谨慎小心行事。

此处说的剩饭,既指吃不完的饭菜,又指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吃不完的饭菜放久了容易变质,即便是放到冰箱里,也是很容易坏的。久置的饭菜不仅没有营养,还会危害我们的肠胃,从而伤害到我们的身体。而别人都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不应盲目的跟风,因为等到我们开始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没有太多利益可图了。

软饭就很好理解了,即指那些靠女人供养过生活的男人。人们经常瞧不起那些吃软饭的男人,而他们大多也没有什么好的名声。男人不一定要多么的成功和风光,但是一定要有骨气,要能顶天立地。靠吃软饭生活,最后只会让自己抬不起头,讲话也没底气,更不要说在别人面前有面子了。


2021大年初一可以回娘家吗相关文章

★ 2021春节初一到十五的禁忌

★ 2021正月初一禁忌有哪些

★ 新年的第一天禁忌2021

★ 2021年春节的农历时间是几月初几

★ 2020小年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 2020年大年初一是什么时候

★ 2021春节放假安排的最新通知

★ 2021立春那天有什么禁忌

★ 2020春节禁忌有哪些

★ 2021立春习俗活动与禁忌

2021大年初一可以回娘家吗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2021大年初一可以回娘家吗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