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最早起源始于周代至今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在古代的别称,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清明节相关内容推荐↓↓↓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清明节的好句子
清明节作文700字
清明节扫墓的时间
清明节在古代叫什么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秋千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祭祖节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也就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往往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红楼梦》中贾府十分重视清明活动,把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清明活动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已经为清明节增添了许多内涵。缅怀革命先烈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清明活动中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踏青节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是人们欣赏领略大自然勃勃春日景象的大好时机。清明踏青习俗由来已久。
。踏青,又称为春游、探春、寻春等,取人人如花如草之意。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正是到野外踏青的好时机。这一传统在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唐代每到清明这天,长安妇女纷纷到郊外春游,遇有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一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插挂在树枝上,作为举行野餐的帷幔。对此,杜甫曾有诗说:“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到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大发展,踏青之风变得更为盛行。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枟清明上河图枠,就生动描画了宋代都城汴梁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之盛况。历经元明清三代,清明踏青习俗一直流传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踏青活动更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
在过去,人们的封建思想严重,妇女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在一年之中的某些日子里,她们却可以尽情出门游玩,清明即为其中之一。因此,清明节可以说是妇女们最快乐的日子。年轻的姑娘、媳妇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头插松枝或柳条,外出踏青游玩、打秋千,尽情玩乐。
秋千节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是用树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缤妃、宫女们玩耍。
清明节,人们荡秋千以取乐。《通俗篇》云:“秋千本山戎之戏,自齐威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这是说,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族创造了这项活动。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将它带入中原。荡秋千,唐代颇为盛行。诗人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墙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开元大宝遗事》里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由于秋千在空中飘荡,快活得有若神仙,唐玄宗还特别称这种游戏为“半仙之戏”哩。
到了北宋,出现了水上秋千,即从秋千上翻身跳水。叹东京梦华录》谈到北宋皇帝驾车临水殿观船夺标的同时,要立 秋千取乐:“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上竿,左右年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
清明节全国各地的习俗
1、福建清明节的习俗
福州人过清明节,都从家里走出来,来到郊区踏青旅游,大多数人采回野菜煮成矐,称为煮菜矐。惠安人扫墓时放纸莺,吹麦箫。泉州人清明节吃“润饼”、制“脚目棵”,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据说清明节吃了脚目粿,可以增加脚力。十岁以下的孩子也在清明节糊彩色的小旗为戏。
2、山西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模,大模的中间夹有核桃、红枣、豆子之类作为点缀,称为“子福”。取意为子孙多福,一切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成薄块灌上汤食用。铲回萎蕤草,坐在各家的炕席上搓拉,叫做驱蝎。晋东南地区,每逢清明节,人人头上都插着柳枝枯叶。妇女们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耳朵两边。晋北地区,人们习惯吃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做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的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3、陕西清明节的习俗
兴平县人过清明节,姻亲之间用纸钱相互馈赠,并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在清明节这天请名山之泉源水,供膜拜神仙。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下柳枝插在门上,并且用纸钱贴在树干上,据说这种做法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节以蒸馍为食,馍四周用鸟蛇的形状来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4、四川清明节的习俗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野游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个女子结伴而行,拿着酒水和食物来到郊外野餐。不论男子是否相识都可以入席同吃同乐。什郁等地,妇女们则用荞菜花蘸油后投入水里,看水面的花纹以占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以卖炒米团为主,炒米团上点染彩色的图案,并用线串好,称为“欢喜团”。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2、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3、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4、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6、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7、朴籽粿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8、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9、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0、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洊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清明节在古代的别称相关文章:
★ 清明节又称什么节
★ 清明节的别称
★ 清明节为什么叫聪明节
★ 中国清明节的来历
★ 2022清明节的别称叫什么
★ 有关清明节的由来
★ 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沿革
★ 清明节的来历传说
★ 清明节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