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温度的下降提醒着我们要添衣加被,学习啦整理关于霜降的知识,希望大家会喜欢。
每年的10月中下旬,就到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而霜降也是进入秋季的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冬季交替的节气。此时的早晚温差很大,有时夜间的温度已经达到0度以下了,地面上或植物上直接凝结成的冰针依稀可见,由此证明,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预示着天气逐渐变得寒冷起来了。
霜降过后,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了,这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当然,霜降大部分在北方才能体现,而南方地区即使到了霜降的节气,也是没有霜可以降临的。
虽然说霜降过后,大风降温增多,气温逐渐变凉,但霜降和霜冻还是有区别的,庄稼遇到霜冻那危害就大了,而遇到霜降庄稼的危害就会小很多。因为水蒸气凝结的霜覆盖在庄稼的叶面上,不仅危害不了庄稼,当水蒸气溶化时还可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来。
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
在霜降节气前,我国有大批地方已经出现霜冻。
霜冻,这是指气温突然下降,地表或植物冠层附近的温度在短时间内骤降到0℃及以下,使作物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有的时候会有霜,有的时候没有,直接是冻害。遭受冻害,很多植物就会死去,这是因为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之间充满了水,一旦这些水结冰,体积膨胀,就会迫使细胞内部水分渗出,造成失水现象。而植物细胞失水后难以复原,就死了。
霜降就要降霜了吗
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只要天气寒冷了就会出现霜。霜降节气到了,只是表示已经进入到深秋了,随着冷空气的频繁,这是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象学上并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由于冻则有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另外关于霜降,有人也认为它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相反它是从地面上来的。霜和露水一样,都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气温不太低的时候,就凝结成为了露水。而气温更低一些了,就会凝结成为了霜。
因为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和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其也会随着空气流动,而且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因此地势低洼的地方就要比地势高的地方容易形成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洼地的植物特别容易被霜打的原因。古人还发现了降霜和天气也有联系,农谚“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说的就是一天早晨有霜,天气晴的时间不长;而如果三个早晨有霜,晴天时间就会维持得比较长。
霜降代表含义什么相关文章:
★ 24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
★ 霜降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
★ 关于霜降的由来知识大全
★ 二十四节气顺序表口诀
★ 霜降的三候是什么意思
★ 霜降知识大全
★ 立春节气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