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出来的节气,是古人们认为一年的中最重要的时间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下面就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日出时间是几点,欢迎阅读!
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日出时间是几点
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问: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答: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至23日。
冬至的天气现象: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
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出现雨雪天气)。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日出时间是几点
冬至时北京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为——7:25am
日落时间为——4:35pm
节气介绍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其中一个特定节令,斗指子为冬至,亦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时(冬至点),冬至标示着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据《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可见古人认为: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当日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节日来由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节,源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所以古人将冬至视为吉日,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形成节日风俗。
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是我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时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可见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
相关文章:
1.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别称有哪些 2019年冬至是几月几日
2.2019冬至是什么时候
3.2019夏至科普小知识,夏至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4.2019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夏至的特点
5.冬至节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