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传统习俗及节气美食

时间:2022-12-01 06:24:50 由 xiaokeke 分享

立冬预示秋季正式过去,冬天要开始了。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冬节气传统习俗及节气美食,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立冬节气传统习俗

1、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2、吃饺子

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一来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过饺子”;二来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饺子,夏天买的倭瓜经存放后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烂蒜吃,别有一番滋味。在吉林,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

3、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4、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立冬节气美食

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大节小节吃饺子”,如果说有什么饮食能代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那必须是饺子。在立冬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吃饺子庆祝,这主要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人们认为,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饺子不能不吃,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关于吃饺子,各地还有不同讲究。例如天津,在立冬时节一定要吃倭瓜馅饺子。但因为立冬时节已经很难买到倭瓜,不少人在倭瓜上市季节就买好储存起来,专等立冬这一天包饺子吃。

鸡鸭鱼肉

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立冬时爱吃些鸡鸭鱼肉。福建地区立冬那天要用狗肉、羊肉、猪排等炖肉吃;在浙江、江苏等地,人们认为立冬“养冬”,立冬这天要杀鸡或鸭给家人炖了补身体。除了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来滋补,有的地区还会将肉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地区,有立冬时节喝羊肉汤的食俗。天气寒冷,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大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时,南京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点生葱,当地老话说“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所以用大葱来抵抗冬季湿寒的气候。大葱性温味辛,能够驱寒散邪,所以也有很多老南京人在立冬这一天会吃一些生大葱来驱散风寒,排汗辟邪。

咸肉菜饭

苏州、常州地区立冬有吃咸肉菜饭的习俗,这主要是因为立冬过后天气转冷,当地人认为咸为五味之首,比较滋补。咸肉菜饭主要是用秋后的青菜和肥瘦相间的腊肉,放入当年产的新米蒸煮而成。据说这种咸肉菜饭又香又糯,咸香美味。

甘蔗

除了一些滋补美食,立冬还有“节日限定”水果——甘蔗。潮汕地区流行立冬吃甘蔗,这个时候的甘蔗多汁鲜甜,正是最美味的时候。

立冬节气由来

“立冬”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节气传统习俗及节气美食相关文章

★ 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

★ 2021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

★ 关于北方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

★ 2021立冬的传统食物

★ 24节气立冬传统美食介绍

★ 2020立冬节气吃什么

★ 立冬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 24节气立冬的由来习俗和养生要点

★ 南北方立冬吃的传统食物分别是什么

★ 2021立冬的含义和养生饮食


立冬节气传统习俗及节气美食相关文章:

★ 2022立冬风俗与养生注意事项一览

★ 2022年立冬吃什么_立冬节气吃什么食物

★ 立冬节气民间风俗活动

★ 24节气立冬应该注意什么

★ 立冬的养生方法及讲究

★ 立冬的养生饮食及进补原则

★ 2022小雪有哪些传统习俗

★ 立冬的讲究和进补原则2021

★ 小雪的传统习俗及养生方法

★ 立冬的养生小常识和锻炼原则2021

观看视频教程立冬节气传统习俗及节气美食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