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到来,天气变冷,许多地方也开始了立冬进补的风俗。而不同地域,就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立冬吃什么进补风俗食物,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关于立冬吃什么进补风俗食物
1、涮羊肉 和羊肉炉
民俗云:“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北京地区立冬有吃涮羊肉的习俗,乃是仿照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抵御寒冷的作用。另外,南方沿海等地区立冬有吃羊肉炉的习俗,羊肉配上补血益气的红枣、枸杞子 、当归 、党参 等中药材,能够加强助元阳、补精血的功效。
注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不宜过量,而且吃羊肉最好要搭配凉性和平性的蔬菜,如冬瓜、白菜、金针菇、香菇、莲藕、笋能起到解毒去火的作用。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宜食用羊肉。
2、四物鸡和麻油鸡
南方多地在立冬节气有吃清炖麻油鸡的习俗,麻油鸡属于川菜。台湾等地还有吃四物鸡的习俗,四物鸡汤以当归、地黄、白芍 和川芎 等四味中药组成和鸡同煲,具有补血、活血和止痛之效用。在江西靖安,在立冬以鸡肉 和白萝卜进补。中医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活血脉、强筋骨,适用于营养不良、畏寒怕冷、月经不调、贫血等人群
注意:鸡肉最好选择土鸡肉和乌鸡肉,去皮食用。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口腔糜烂、大便秘结、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鸡肉。
3、姜母鸭
姜母鸭是福建台湾等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立冬进补吃姜母鸭,有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疏肝润肺的功效。
注意:鸭肉性凉,身体虚寒,胃部冷痛、腹泻清稀、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受凉引起的食欲不振等应少食。另外,鸭肉虽然相对其他禽畜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一些,但仍旧不适合慢性疾病患者过多食用。
4、草根汤
福建闽中地区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三明尤溪地区,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 白芷 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熬出浓浓的草根汤后,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 、猪肚等熬制成汤。尤溪人认为草根乃滋补药材,对其情有独钟。
注意:猪蹄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老年人的肠胃消化功能减弱,不可多吃。患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动脉硬化、三高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吃猪蹄
其他各地区的立冬传统食物
1、赤豆糯米饭
江南水乡在立冬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赤豆糯米饭可补气养血,健脾养胃。
2、咸肉菜饭
老苏州们立冬日喜欢吃咸肉菜饭,是特定习俗。用大青菜、咸肉、米醋 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不过咸肉并不是一款健康食材,其含盐量、脂肪、胆固醇及亚硝酸盐等物质皆超标,不推荐作为养生使用。
3、饺子
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人们认为吃外形酷似耳朵的饺子可以避免冬天耳朵受冻。
4、麻子果
江西上饶在立冬日有家家打麻子果来“补冬”的习俗。麻子果是流行于上饶、抚州一带的汉族特色小吃,就是将蒸烂的糯米捣烂捶打,捏成小团,再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种甜食。糯米含糖量高,糖尿病、肾病、肥胖等症不宜食用。
5、团子
江苏无锡在立冬时节要“吃团子”。立冬的团子是用新上市的秋粮做成,包裹有豆沙、萝卜、猪油、酱油制成的馅,味道好。不过,猪油属于高危食品,不推荐经常食用,也不适合立冬养生。
6、炒香饭
在广东潮汕有立冬吃甘蔗和炒香饭的习俗。用莲子 、蘑菇 、板栗、虾 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广受汕头市民的欢迎。
立冬养生注意事项
1、防寒保暖
立冬到了意味着寒冷的冬季来了,很多身体差的人,或者说本身就患病的人,在这个时候特别容易感冒 生病。因此,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要及时添加衣裤,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外出的话,建议围上围巾,帮助自己御寒。
2、调节精神
进入冬季以后,日照时间变短,天黑的早,一些多愁善感的人,很容易因此产生抑郁情绪。长期被抑郁情绪包围可不是好事,所以说要及时调节精神,让情绪恢复稳定,这也是保健身体的一个方法,因此,要做到来。
比如说多和朋友逛街,或者说吐槽不快,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及时转换情绪。比如说吃些美食,美味在口,再烦恼的事情都会被抛之脑后。比如说吃完晚饭去散散步,看看自然风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