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

时间:2022-12-01 07:10:02 由 灯火栅栏 分享

冬至时间一般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那么你知道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

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

古代冬至是很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节日。

《太平御览》记载:“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

古人对待冬至节气又是放假,又是狂欢,为什么现代人却过的很平淡呢?

一方面,和社会高速发展,民俗文化传播淡薄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封建迷信”有关!

相传,在冬至这一天,阴阳交割,农事终结,万物亡寂,生机禁闭,大自然的一切都处于由死转生的微妙节点上。这也颇为符合农耕庄稼的特点。因此,古人对于“冬至”本身,其实是抱有畏惧之心的,冬至前后,理应放下工作,休养生息。

汉朝时这样记载:“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冬至吃什么食物

1.北方人冬至吃什么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饺子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冬至餐桌上的首选。那么冬至吃饺子馄饨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2.南方人冬至吃什么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古代冬至的习俗

在古代,冬至这一天还要举行“隆师”活动。隆有“尊崇”的意思,“隆师”就是敬师、拜师。到了冬至这一天,塾师先要率领学生给孔圣人拜寿,然后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现在冬至都没有古代时候那么多习俗了,但是中国人的讲究还是抹不去的记忆。

冬至养生小常识

运动:动中求静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补充津液

另外还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养心:宽厚畅达

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儿女要对老人嘘寒问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养。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也是冬令进补的重要时间节点。孔伯华医馆掌门人孔令谦介绍,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

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相关文章:

★ 我国南北方冬至分别吃什么食物

★ 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 2022冬至节气传统习俗介绍

★ 冬至养生要注意什么

★ 冬至节气的习俗活动都有哪些

★ 福建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 2022我和冬至的故事作文最新10篇

★ 2022冬至吃馄饨的由来

★ 冬至扫墓和清明扫墓的区别

★ 2022冬至的传统习俗活动

观看视频教程冬至为什么不是法定假日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