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来到,养生莫忘了,阳气消耗少,健康跑不了,闲坐勿太久,眼睛爱护好,晨练休太早,饮食重润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至的活动和由来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中国冬至节的风俗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风俗:做汤圆,扫墓,放鞭炮。
NO:1做汤圆
我们南方这边,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汤圆。汤圆可是一门精细的学问,讲究技巧,圆滑和精美,其内涵更是至关重要,“汤圆,汤圆,团团圆圆”,汤圆内涵不就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汤圆可是不错的“橡皮泥”。(捏动物)
今年,踏着冷月的气息,带着满怀的欣喜回来家去了。吃过一盏有一盏的“盛宴”,重头戏“汤圆”总算登场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将水调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来,看着看着,我的手也不知不觉痒痒了,恨不得上前去试试身手。回忆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汤圆的情形真是回味无穷:那时我们做小猪,小狗,真是不亦悦乎。堂兄的叫声打破了我的梦,我急忙“飞”了过去。当我再次“飞”回来时汤圆已经做完了,满桌子,米筛上,一颗一颗圆滚滚汤圆,圆润剔透,闭了眼,好像一碗热腾腾,香飘扑鼻的汤圆就在眼前,But,这些我都没参与,真可惜。委屈了我这个“汤圆大师傅”。
NO:2扫墓
冬至清晨,吃过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紧接着就是第二大风俗——扫墓了。
冬至那天,准备了成千上万盘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况远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弯,果真名不虚传,阡陌纵横的羊肠小道太多了,转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带路,不然,我们可能要好几天才能到)山头山都是人,人挤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大家殊途同归,同时山上扫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问好。扫墓,当然是扫除祖先墓前的杂草了,在我认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临远,“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壮景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惊险景象。“陈勰,潇越,快来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们喊我们了。我们学大人的:“同上。”,闹得大家欢笑连绵。喊完了,我们又跑了,疯玩去了。“清明时节雨纷纷”,可今天没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凉,倒几分似“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
NO: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们常说:“冬至过后就到了元旦。”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发明的,妙趣横生。想当年,我和堂兄买了好几盒,自然高兴了很久。我们点着香,用颤颤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喷溅时,我们吓得屁滚尿流,捂着耳朵飞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颗活蹦乱跳的心去看“戏”:“噼噼啪啪”,爆竹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我们乐得不可开支。
后记
每一年冬至,这“三重奏”总是这样地演绎着,一切是那么有趣,让我回味无穷……
冬至的习俗活动
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从那天开始,白天会越来越长,大地会越来越暖,九十天后,大地彻底解冻,春天便会降临。因此,这一天是个吉祥的日子。
在古代,冬至比过年还重要。每当冬至降临,朝廷放假休息,军队不打仗,商店不开门,亲朋好友会互相登门拜访。而在唐朝和宋朝,冬至要祭天祭祖先,皇帝会穿上自己最隆重的衣服,举行祭天大典。据说那时的皇帝认为自己是天子,这皇帝之位是上天赐于他们的,何有不谢之礼呢?现在的北京天坛,就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如果细心的话还可以发现那里处处存在着"9”,当时的人们认为“9”是个吉祥的数字。
除了皇帝会祭天外,老百姓们也会祭拜祖先,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并聊聊家常琐事,表明一切都好。
冬至,人们还会给长辈献鞋献袜,有钱人家还会买一席厚的棉被,防止老人冻伤。
想必大家最熟悉冬至吃馄饨、饺子吧。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每逢冬至,穷百姓由于买不起厚衣物,只好穿着薄薄的衣裳,耳朵都被冻烂了,当时的医圣张仲景看着一个又一个被冻烂耳朵的百姓,心疼不已,于是把自己家的羊杀了,再把羊肉煮熟,剁碎,又放辣椒,和好面,把碎羊肉包入面皮中,给百姓吃,称为“冻耳朵”。后来人们开始学张仲景包“冻耳朵”,在冬至那一天吃,果然耳朵不会烂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望柳,七九河开,_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一曲专写冬至的童谣,形象地写出了冬至之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变暖,太雁归来,柳树发芽、河水开流,开始播种。
俗话说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打结。蚯蚓在这一天身体会冻僵成一团,很像绳子打结的样子;ニ候,麋鹿解。麋鹿的角向后长,因为冬至那天太冷,它的角会被冻住,过了那天,角又会慢慢地生长;三候,泉水动。过了冬至,泉水会开始温热流动,开始冒热气。
冬至,一个值得被祝贺的节气。
中国冬至怎么过
一、为什么说冬至大过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大过年”、“肥冬瘦年”,大概是很多广东人自小听到大的谚语。相比北方,冬至在广东一带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那么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广东人说"冬至大过年"是有根据的。专家绍到,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
历史上确实是这样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这天设为“岁首”,汉朝开始定为节日“冬节”。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古代“冬至”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只不过随着历法的变化,人们将一年中最重大的纪念日从“冬至”移到了“元旦”,最终定格“除夕”。广州人重视传统,从言语到习俗,都古风尚存。旧时的广州人过冬至,敬神明、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劏鸡杀鸭炖八珍。由于冬大过年,注重意头的老人会加多两条菱鱼(谐音:年年有余)。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还会围坐在一起用糯米粉做“冬至圆”,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叫“咸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做馅,配鸡汤,味道“冇得弹”。
现在广东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会自己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东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
二、冬至节的重要内涵:
1、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古人还把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从这个层面来说,冬至已经是年了。
2、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俗话说的“数九寒天”了。也就是说,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个,就是“年”所不具备的了。
3、冬至是祭祀的重要日子。冬至过节,则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官府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即便到了现在,外出打工之人都有回家过节,家家户户会做萝卜粄,等着孩子回家吃。听人说福建省,不回家过冬之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之人。
4、冬至还被用来判断来年的天气。比方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再比如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阴天。所以说冬至大过年是很有道理的。
三、广东冬至有什么习俗?
1、广州
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自己的一套。敬神明、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劏鸡杀鸭炖八珍。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叫“咸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做馅,配鸡汤,味道“冇得弹”。在乡下,还要给耕牛吃一顿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与贡献。
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2、顺德
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3、潮汕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潮汕人还有“吃了冬至汤圆就长大一岁”一说。
4、梅州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5、韶关乳源
各家祭祖,亦至坟墓挂纸,俗称“挂冬”。
四、全国各地冬至习俗:
1、北京
老北京冬至要吃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2、河南
河南要吃“捏冻耳朵”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冬至,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乡亲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做“捏冻耳朵”吃。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扁食”或“烫面饺”,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3、江南
江南要吃赤豆糯米饭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