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属于中等教育。初级中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高级中学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中学教师教育随笔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1
我担任高一班班主任,工作至今,我认真按照学校和年级的要求,努力做好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现对这段时间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如下总结,以期为以后开展班主任工作积累经验。
担任高一班的班主任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刚刚参加工作,在教学上和班级管理上缺乏实践经验,同时我深知高一对于学生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是高中三年的重要基础。作为高一年级的班主任,肩上担子的重量可想而知。庆幸的是,在工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这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克服了阻力,班级工作比较顺利地开展。
本学期工作至今,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艺术影响着班级建设,影响着学生成长。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下面是我对近期工作的总结。
一、大力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班风
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及其它时间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我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学识、学养去感化他们。针对有些学生对刚上高一出现的懒散状态,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强调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努力让学生们都能团结友爱、勤奋学习。
二、培养班干部,让学生“自治”
要管好一个班级,班主任不可能事必躬亲,许多工作需要班干部来做,因此,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显得尤为重要。班干部的选拔,我采取竞选和民主投票的方式,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在班干部培养上,我给予适时的指导,充分调动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交流
除了公开的宣传教育之外,我也常与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通过家访或打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及时解决问题。另外,还和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同时把教师的一些要求传达给学生。
四、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学高为师”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育指导学生,还要积累知识,更新观念。工作至今我注重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例如,我每天都看《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
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多了解关心学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2、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电话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
3、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4、注意树立榜样,班主任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常规工作:
1、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进一步形成;
2、适当调整班干部,召开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注重教室文化建设,利用教室的墙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化展示,如班级照片展,公告栏等。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尖子生的培养工作;
3、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4、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
5、加强学生早自习,晚自习等时段的自主学习。
以上就是本学期至今我对班级管理的总结和计划,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懈努力!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2
本学期,我担当了文科班高一18班的班主任。高一18班是本学期刚组建起来的一个文科普通班,而高一年又是为高考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回首这几个月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本着对学生、家长、学校负责的原则,牢记教会学生做人和学习两大主题,结合学校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过程有快乐也有辛酸,结果较为充实有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要点具体总结如下:
一、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班集体,培养班干部组织,让学生“自治”。
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他们满意的班干部,让班干部真正起到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而班主任更要对班干部进行培养。许多事情我都能征求学生和班干部的意见,由生活委员自收自管班费,并定期公开班费收支情况。同时,本学期,我还将班级分成八大组,要求他们在各个方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要管好一个班级,许多工作还得靠学生来干,我所遵循的原则是“干部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学生能干的事,干部不干”。因此,挑选和培养班干部显得非常重要。班里的很多工作,我只是给予适时的指导,其它的都由班委、团委来完成,比如劳动委员负责学校大扫除、团书记负责有关团的活动、班长负责统筹安排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一年的工作证明一个得力的班干部组织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而且对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二、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任何一名学生,我们首先要教给他们的是做人的道理,道理教得好,他们受益的将是一辈子。因而,我充分利用好每晚一次的晚点时间,对于一天中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就事论事,讲明道理,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道理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本班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一次较为有效的以男女生交往问题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个别待优生的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和谐班集体。
三、常规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配合学校开展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经过分班后几周的努力,学生基本上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仪容仪表,步入校园能自觉穿好校服,男生不留长发,女生能扎发。学生能遵守严格的请假制度,做到不旷课。碰到教师能主动问好。
四、抓好学生的学习。
把书读好,学会学习是学生在校的最重要目的。特别是相对于高一年的学生来说,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因而我想方设法来促进学生学习:
1、努力创造良好的学风,根据不同的科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要求他们对于学习应常抓不懈并要求他们时常自我反省,反省近一段时间的得与失,并想出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不足,以期不断进步。
2、加强与科任教师的交流,配合科任教师的工作,把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学生揉成一条绳,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3、常表扬学习认真和学习进步的学生。对于勤奋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树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针对月考考试中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及时地进行物质的奖励。
4、充分利用班级宣传阵地。在班级相应地地方布置出学习园地和读书角,要求科任教师把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作业张贴于走廊文化上;通过走廊文化中学生自主创办的文化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
5、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共同的班级目标。把学生写好的个人的学习目标和班级目标,张贴于班级墙壁上,时刻以目标激励着他们的学习。
6、常与学生谈心。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一般的学生,我都能常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进步。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常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并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我能鼓励他们慢慢进步。而对于后进生,要求他们在端正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努力向前。
7、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能与他们家长交流,对他们的孩子进行表扬,并要求他们继续配合学校的工作;而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必要的时候也能要求他们家长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回顾。当然,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对于一名工作新班主任来说,我知道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去涉及,不断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__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年级教师特别是科任老师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学习、卫生、纪律及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工作,现将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已,提高自已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班级以“友爱、团结和班风正、学风浓”为名,我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自已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我热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用“心”带班,对学生爱心、信心、耐心、恒心、精心、细心、狠心。半年来,由于我的全身心投入,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这是我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
1、培养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师生关系
记得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即20__年8月12日那天,我在班级的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你们并肩耕耘理想,共同收获希望;你的成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将皆尽所能让来到高一四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以实现你们的理想!算是送给我们一年四班学生的见面礼,可没想到这短短的一句极普通的的话语立即拉近了我与原本还不熟悉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使刚入高中的孩子有了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为我将来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形成优秀的班风和学风
我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求知,安全教育也时刻挂在嘴边。我坚持每天很早到校,先到学生宿舍再下班,多了解学生的情况,多观察学生的变化哪怕是细小的变化,以便尽早发现班内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到班后我主要是查学生的到校情况,察学生到班后的状态,如有学生迟到或到校后精神萎靡,就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确有违纪的学生处理不隔日,对那些心理有压力和思想负担的学生,及时加以引导和进行思想教育,以使他们尽快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以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这些高一学生刚入学时,很多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很不规范,我就先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做好值日工作,班级物品如何摆放等都是由我先做示范;并在开学之初,我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详细讲述了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适应高中的学习等。同时向他们传达了我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约束了学生在各方面的行为,强化班级管理。
为了保障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重点强化了纪律观念、时间观念和卫生观念,特别规范了自习和课间纪律,要求自习课上,老师来与不来都要一样安静,有专门班级干部负责,保证班级学生的学习纪律,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打下了的基础。同时我要求全班学生在早自习开始前十五分钟必须准时到校先上自习,中午和下午的小自习全班学生必须全部上,杜绝无故缺席等,通过这些强化措施,开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比学习、比纪律。
3、个别谈心
这很重要,对于不同的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做所想,这样能使教育抓住切入点,教育才能有效果,从本学期来看的确收效很大,在每一次考试之后我都会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找学生谈话,分析得失,并提出努力和改进的地方以及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对于有思想的学生或是违纪的学生,我也经常和他们促膝长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本学期,和学生的各类谈话共计108人次。
4、争取科任老师的配合,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针对实验班学生思想及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主动找各科任都是寻求解决的对策,我把这些老师告诉我的好的学习方法逐一的教授给学生,并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我倡导愉悦学习,即有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压力,让他们正确看待自已所处的学习上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他们开开心心的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5、开展好各项活动,并取了一些成绩
本学期,在学校的各类活动及两次考试中,我们四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开学之初的军训中,由于全体学生的团结及努力拼搏特别是教官的诲诲教导下,四班取得了“优秀作训班”的称号。
在校秋季田径运动大会上取得了“精神文明班级”的称号,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一年四班学生的风采,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因此,在高一实验班的第一次月考中,四班在三个b班中取得了总平均分第一的好成绩,班级全体同学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中考试中,我们四班的总平均分再次位居b班之首,并比同类班的平均分高出十多分,也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士气,为期末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全班同学都在努力着。积极配合学校,成功召开了家长会,并赢得了家长对我及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6、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各级领导信任和帮助,得益于全体任科教师的配合,也得益于全班同学和我的共同努力,但我深知还有许我的不足之处,如对同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以至出现了学生打仗等不应该发生的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关心还不够等,今后我会吸取教训,改正工作方法,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以我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精心、细心、狠心带好班级,让来到我班的第一名学生都进步,成才,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4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生物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必考,对于实验必须专题复习。目前来讲还未发现原原本本的课本实验作为高考试题,而且高考是考试验不是动手做实验,因此,根据我们目前条件,对课本实验有条件尽量做,没条件看来可以不做,但必须读和讲,讲清原理和设计,讲清技能的要点,讲清方法和结果。对于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我借助录像片、照片。比如,我们生物教研组曾去锦绣大地参观,用数码相机留下不少影像资料。比如,二氧化碳发生器、组培设备及流程,课堂上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复习中更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生物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选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实验题,让学生分析知识点,考的形式、角度,从而对高考试题没有陌生感和恐惧感。
由于时间的原因,在最后阶段对一些城区的考卷的利用上还不够充分,选题也不够精练,显得过多、过杂,使学生茫然。我觉得最后应做一套难度适中,比较基本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对考生考试的心态会有帮助,这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加强积、总结、反思,是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上一新台阶。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生物新课标不仅对生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五、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第一,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再加上对语言的灵活操作,恰当地运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能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愉悦的感受。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5
一、教师与学生的困惑
高一物理新教材要求每周只有2节课,课时大量缩减,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研究和学习,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要求。
教师的困惑:①课时少,难以完成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多,不能完全由教师讲授,而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较多,就好像教师不能尽职尽责似的。③教师的教学设计起点较低,但结果往往偏高。④课前延伸与课上展示、合作、探究结合不默契。⑤学生主动性差,耽误课堂时间。⑥学生回答问题不确切、不恰当时,教师怕耽误时间,干脆替学生回答现象等。
学生的问题: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表现在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课前不预习、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听课的真正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②学生在练习、作业上,慢腾腾,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③学习缺乏条理性,由于时间少,课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律、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
二、几点建议与思考
1、 给新生的建议
物理是中学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它经典而抽象,虽然来源于生活和实验却很难理解,因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门学科呢?我的建议如下:
1)做好课前延伸
课时量减少,课余时间增多,就要做好课前延伸。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2)课上学懂每个知识点
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为了学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认真阅读教材;认真听讲;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通过课前阅读,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一般会比教材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3)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中学的物理规律较多,物理现象和过程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4)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课堂上刚学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若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教材。在弄懂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2、几点思考
1)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要由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素质培养,不断地进行探索、实验、总结和完善提高。
2)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物理的入门、基本物理知识的落实依然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方面上下功夫,不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还要从其产生的背景,建立的过程以及具体应用上展开教学与探索,使知识点完整、立体、丰富,使学生真正理解。也只有在这种全方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3)注重学生基本物理习惯的养成
学习物理的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从答题情况看,这里需要强调三方面: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从答卷情况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普遍较差,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至少应通顺。
4)继续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规定实验的有关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设置实验情景,提出实验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那么,实验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实验的方法就会掌握,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3、我们的追求
1)精心编制学案,做好课前延伸的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学生课前预习,预习学案或者收集检查或者课堂检测,让学生重视课前延伸,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课堂教学遵循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三先三后”的策略,即先学后教、先练后教、先考后教;注重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自我小结,当堂达标。
3)我们教师应努力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4)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教师的引导是多方面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引导;自我监控能力引导;探究性学习引导;个别学习引导;学习方式多样化引导等。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为现在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①课前预习、阅读自学的习惯。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②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③练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后学会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的好习惯。④有错必改,建立错题本的习惯。
5)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的是严峻的挑战,单靠个人的能力,出现的许多疑惑问题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所以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备课,分担问题,分享成功,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而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加强,又使教师的备课任务加重了。如果备课组共同努力,分工合作,每个教师都把自己最好的成果拿出来与大家交流,通过教学材料的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中。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6
新的课程改革,“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累并快乐着。暑假我们老师进行了体验式培训,开学对全体师生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班级建设”培训。在我们进入新课堂的起步阶段,我们出现了种种问题:不能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影响进度;学生课堂秩序混乱,动静不分明;学生展示不整齐等等。
正在我们满腹狐疑,踌躇不前时,中国教师报的专家们奔赴我们课改学校前来指点迷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来谈谈新课改的三大重要因素:
一、关于教师:
在新课改中,我们教师在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成为一个“新教师”。教师不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二传手”,我们在扮演四个“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四是信念的传播者。“新教师”还具备这“三观”:1、教育观:教育即“人学”,是“从儿童出发”的对学生的尊重、发现、认识、接纳和包容;2、教学观:以“学中心”来围绕学,设计学,服务学;3、学生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我骄傲,我是一名“新教师”!
二、关于学生:
“新学生”首先应身心健康,其次要敢于担当,再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实践、创新、合作等基本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自学,展示,反馈”。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完全的调动起来。学生讨论激烈,展示欲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学困生的进步尤其大。在我们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调整策略,学困生的行为规范是令我们最头疼的问题。我们给学困生布置了简单的背诵任务,有的同学在思想上有了负担,不愿意合作,提出让老师放弃他,最后是小组的同学给了他信心,在课堂展示上他书写整齐,正确率很高,同学不断地把掌声送给他。还有一位学生被称为“黑衣侠”性格极其内向,几乎不与同学交流,但在接到任务后,小组同学及时给予他帮助,鼓励他,最后他流利地背诵出例句。课堂上,掌声不断响起。新课改使学困生“铁树开花”,我每天都被这样的学生感动着。
学生幸福,我幸福!
三、关于课堂:
课堂作为一种“人本”教育思想的呈现,它有三个层次,比较低级的课堂可称为“知识课堂”,较高一点的叫“能力课堂”,最高的叫“智慧课堂”。实施新课改,我们的课堂正在向高层次发展。课堂首先是一个“场”,学习场、生活场、生命场,课堂是的学习与生活的交汇处。新课堂具有的共性:
1、学生的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学中心”的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包括:独学,对学、群学。
2、动静结合的课。敢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这样的课堂中体现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动静结合,该动时动,该静则静,做到动静相宜。
3、注重展示的课。好奇心、展示欲是儿童的两大天性。展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金钥匙”在展示过程中强调展示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合作,现场生成,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
我的课堂,我做主!
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在学生探索新知和获得新知的过程,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走在课改的大路上,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我们会坚定我们的信仰,努力践行高效课堂的十六字“箴言”———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7
初为人师仅三年的我,带领着一群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高三孩子,上下求索,不断进取,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首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和迎考,我觉得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重视基础。纵观三次诊断性考试,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与本市其他中学包括重点中学在内的学生相比,第II卷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说,谁在I卷上取得了优势,就在语文科上获得了先机。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I卷的重视,同时对学生进行反复敲打、试探,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基础的复习和强化,尽可能地扎实学生的基础。
强化能力。这主要针对II卷,特别是在诗歌、现代文的阅读上,要教给学生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整体阅读,重视文本基础;同时,又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和规范答题的技巧,形成能力,形成定势思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在诗歌鉴赏方面,就要求学生在鉴赏时养成这样的步骤:一看标题、作者和注释,因为,标题是诗眼,点明写什么。作者和注释,却可以给你解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等东西。二看有无选择题。如有,可带入诗歌,帮助理解,这样,会给你降低阅读的难度。三要逐字逐句解读诗歌,抓住动词、形容词等,抓住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回忆所学过的诗词,形成联系,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分析作者表现这种情感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四要认真审题,把握题干所含的信息,明确答题的要点并规范答题。语言表达及运用亦然。
形成框架。教师必须研读高考考纲、教纲和近五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仔细研究教材,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和发展动态,同时,在专题复习阶段,在进行每一专题的复习中,不仅要广泛涉猎、研读并筛选各种高考资料,同时对每一专题进行了从考纲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及典型例题分类集锦--审题、分析及答题规范指导的研究,而且还要备学生,并根据高考考点和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每一专题还配备了专门的练习来巩固。在本专题复习之后,学生脑海中应具备本考点的框架。我的目标是,在专题复习后,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关于语文高考知识点及题型特点及例题的总体框架。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根据补锅原理,通过练习和个别调查的方式,针对工作面学生的弱点和前一轮复习的遗漏以及高考新要求,进行了有重点地针对性极强的复习,尽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专题复习时形成的框架,同时提高其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方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复习有序。无论是基础还是能力,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段篇每一个高考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必须统筹安排,合理进行。否则,不知本阶段复习目标复习复习任务,则必然导致复习教学无序,教学效益低下。
调整得当。知识学得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8
新课标的学习让我对高中音乐课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在一学期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摸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音乐及其它艺术领域相融合,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存在从来不是孤立的,是从丰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我在准备每节课时都要丰富音乐教学的人文内涵。如:在《爵士乐》一课的教学中提前为学生准备了爵士相关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介绍了爵士乐的起源;认识了爵士歌手贝西史密斯、乔普森及代表作品;欣赏了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精彩片段;并且老师现场演奏了爵士乐钢琴曲《演艺人》等等,为学生的课外延展性学习提供了方向和资源,让学生更加近距离的体验爵士乐的音乐风格,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然的沉浸在爵士乐之中。
二、“即兴编创”教学,体验创作乐趣,即兴编创是在一定的情绪或情境下有所触动,即时发生兴致而进行的依据音乐内容即兴编唱或即兴演奏的音乐创作。还是以《爵士乐》一课为例:在拓展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将儿歌《小星星》改编改变成爵士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集思广益,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编创质量。
三、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构建有活力的音乐教学。在新课改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专门设计了一个章节来介绍通俗、爵士等大众音乐,在其它课题中也有流行音乐的渗透,由此可见流行音乐对现今高中生的影响,流行音乐或强筋有力,或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直诉心声的歌词都以及它的通俗性而深得当代青少年的喜爱。比如在鉴赏《现代京剧》一课中,穿插欣赏了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产生了不错的音乐效果和作用;例如在欣赏完爵士乐后,学生已经对这种有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旋律节奏特点的通俗音乐类型有所了。于是解趁热打铁,使学生能够继续感受一下同样源于美国的其它风格的流行音乐。总的来说,结合教材有选择的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工作,还丰富了教学内容,巩固了音乐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9
20__年高考已经结束。我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
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
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人们的思维容易形成一定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内容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地审题,读题,特别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提供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四、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
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篇10
我有幸搭上课改的这列快车,身为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的经验:
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上等比数列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概念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关细胞分裂若干次以后的细胞总数问题,独立探索,由此知道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不断增加个数,而这一问题可以由等比数列来处理,再让学生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捂出等比数列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细胞分裂问题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明白了等比数列的重要性,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水平。
通过学习课标,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存在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中学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随笔
★ 中学物理教师教育随笔
★ 初中教师心得体会范例10篇
★ 中学英语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