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灾害防范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气象灾害有哪些主要防御常识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如下: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气象灾害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6.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洪水灾害是指由洪水引发的灾害。洪水由于成因不同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合洪水、溃堤洪水等。洪水灾害一般都是范围广、损失大,而且常会诱发其他类型水灾害或造成间接灾害、次生灾害。洪水灾害的成因根据洪水种类不同,有的以自然因素为主,有的以人为因素为主,有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造成,那么洪水灾害有哪些主要防御常识需要了解呢?
洪水灾害的主要防御措施
(一)远离洪水,主动避险。
1.对于平时河道内无水、可徒步穿过的河流,汛期发生降雨后,河道内河水陡涨、水流湍急,此时,千万不要为了方便而徒步涉水过河,应绕行或等河水消退以后再行通过。
2.汛期出行前,认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尽量不要选择预报有暴雨、风暴潮、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地区从事漂流、游泳、观潮、钓鱼等涉水活动。
(二)掌握逃生自救本领。
1.沿河居住或洪水多发区内的居民,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洪水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领。
2.汛期要多听多看天气预报,留心、注意险情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3.要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设定紧急情况下躲险避险的安全路线和地点。
4.一旦发现情况危急,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转移到安全处。
5.防汛主管部门统一调度时,要服从指令,不得擅自个人行动。
6.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7.被洪水围困时,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遇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转混、框架结构的住宅楼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土结构的住房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情况危急时,可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安全教育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自然灾害急救常识手册
一、洪涝灾害自救???洪涝灾害通常发生在5至10月份,由于连续暴雨,在短期内造成水位迅速上涨,建筑物被淹,房屋或墙体倒塌。暴雨来临时,又往往夹着雷、龙卷风等,因此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容易发生塌方、溺水、雷伤、触电、毒蛇咬伤、毒虫咬蜇伤、外伤等。???
在遇洪水时,首先应该迅速登上山冈、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转移。???
在城市应向高层建筑平坦楼顶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山体滑坡、滚石和泥石流。一旦山洪暴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涉水过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二、雷电的自救???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因雷电而造成建筑物、发电、通讯和影视设备的破坏,因雷电而引起火灾,毙伤人、畜的事件发生。因此,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春夏多雨季节时,时常有雷雨天气,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当就会遭受很大威胁。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雷电期间,在室内时,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尽量暂时不用电器,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窗口,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在室外时,要远离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自然灾害防范重要知识相关文章:
★ 自然灾害知识
★ 常见自然灾害预防相关知识
★ 预防较常见自然灾害的措施
★ 气象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知识
★ 常见的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3)
★ 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及逃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