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元节的来源故事科普

时间:2023-05-25 12:03:30 由 18188484600 分享

关于中元节的来源故事科普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希望以下故事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中元节的故事一

  我国旧俗以阴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

  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这一天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我国仍有许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

  关于中元节的故事二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祭祖节日,人们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祭祀祖先,并以供奉祭品、烧纸烛、放河灯等仪式,普度诸多的孤魂野鬼。由于《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故而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或“七月半”。

  中元节的起源,最初是道家认为地官会在七月十五这天下降凡间,定人间善恶,所以在此日作斋醮荐福,后来演变成为了民间的祭祖日。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盂兰盆会,佛教徒用丰盛的祭品供奉三宝,以解先人倒悬之苦。到了唐宋时期,这些仪式都被吸纳成为中元节祭祖的民俗,并延续下来。至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中元节习俗,也有所不同。

  宋初,中元节与元宵节一样,也要四处张灯,以显示节日之隆,此习俗在宋太宗登基后被废止。到了南宋,中元节的前几天,市井店肆就开始售卖纸制的鞋靴、头巾帽子、五彩衣服,供人们焚烧献给亡灵。享祀时,人们用桑叶来铺衬桌面,用葛黍苗、麻苗、粟苗做成的麻谷窠儿系在桌子脚上,寓意着用收成来敬告祖先。中元节的前一天,人们在寺庙前方的广场上竖立起一根数丈高的竹竿,顶端系一盏灯笼,名为“灯篙”,此为公众性质的祭祀。民间传说,灯篙上的灯笼点亮之后,散布于各处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知道了明天在此处有食物可享用,于是会相约到此饱餐一顿。到了中元节这天,肉坊要罢市一天,民众也大都茹素食斋。第二天黎明,有小贩挨家挨户地叫卖穄米饭,标志着中元节的供奉仪式已经完成。

  南宋孝宗年间曾任宰相的梁克家,在著作《淳熙三山志》中记叙了家乡福建的一些中元节习俗。北宋时,人们喜欢在中元节这天到神光寺游玩,该寺热闹若墟市,当时的太守王逵还作有《中元燕百丈小楼》诗记载其盛况:“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楼高阁与云齐。中山酒熟中元节,归去从他醉似泥。”到了南宋,人们又觉得此举没有什么意思,遂将此俗废止。

  明代,福建地区的中元节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户户都要备好冥衣纸钱,写上先人名号,然后焚烧祭拜。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过世的父母,还要在纸衣、纸钱上面笼上薄纱焚烧,以示区别,谓之“纱箱”。在莆田一带,人们于七月十五这天清晨,将供品准备周全,然后全家打扮齐整,出门往空中作揖礼让,意为将祖先的亡灵请入家中。祭祀完毕,又毕恭毕敬地将亡灵送出家门。到了晚上,大家又准备好斋饭、馄饨、纸钱,请巫师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给无人祭祀的野鬼。由于所费颇高,一些青黄不接的穷人家,为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有时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与之相比,同一时期的北京地区,中元节祭祀就简单得多。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载,北京近郊的宛平县城,乡民在七月十五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连根带土地竖着缚于大门的两边,另外再缚三丛立于门外,供奉以面果,称为“祭麻谷”。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节要请僧尼诵经,追荐亡灵。晚上则沿着河流,随水置放用篾条和纸糊成、安置在荷叶或木板上的灯,里面点上蜡烛和香,藉以引导溺水的鬼魂,称之为“放河灯”。这些习俗,在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都有所体现:“又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点放河灯。”

  清代的中元节也非常热闹,不仅家家焚烧纸钱香烛祭祀、放焰口,人们还会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舞狮子。福建一带则流行一种名为“爬孤棚”的游戏。该游戏源于饥荒之年,富裕人家救济灾民,在祭坛旁边搭建起一座摆放食物的棚子,让饥民自由爬上棚顶争食。后来演变成了一种中元节的民俗游戏。游戏时,竖立起四根十多米高的长杆,杆上到处涂抹油脂,游戏者分为四队,以先爬上杆顶者为胜。台湾地区的一些乡镇,至今依然保留此俗。

  关于中元节的故事三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世俗又称为“鬼节”,因为这是个祭拜祖先和孤魂野鬼的节日。今年中元节是阳历的8月28日。 在古老的传说中,人死后都变成为鬼,有些鬼有子孙按时祭拜,有些鬼没有子孙祭拜,就成了孤魂野鬼。平常时,所有的鬼都关在阴曹地府,只有每年七月初一,阴间大开鬼门,放所有的鬼到阳世来讨吃讨喝,一直到七月三十日关鬼门,才又把所有的鬼魂关回地狱去,所以农历七月又称为“鬼月”。鬼月时,民间有种.种祭拜的活动,因为是普遍的布施给所有的孤魂野鬼,并念经作法以超度亡魂,所以称为“普度”。 整个七月都有鬼魂讨食,所以照道理应该天天举行普度。在古时候也的确如此,几个村子大家轮流普度,务必使天天都有祭典,孤魂野鬼天天都有讨食的地方,如今工业社会大家比较没有那个闲工夫,于是便集中在七月半的时候来盛大举行普度的仪式。 中元普度前,先在寺庙前的空地上搭建祭坛。之后,开始奏钟鼓之乐,表示祭典开始,再依照发关、请神、安灶君、请孤魂、拜忏、七献、小施等顺序,由僧侣们进行超度亡魂由地狱升往极乐世界的祭仪。 庙前除了祭坛外,另外还要搭建孤棚。孤棚是先矗起四根大圆柱子,而后在离地两公尺高处凌空架起地板,顶端用塑胶布遮起棚子。孤棚搭好后,附近商家与善男信女便竞相以三牲、五牲、米饭、罐头食品,各种山珍海味放在孤棚的地板上,祭品上还插着写有“庆赞中元”、“普醴阴光”等字样的三角小旗和线香,以供孤魂野鬼来饱餐一顿。 当僧侣的超度仪式完毕之后,铜锣响起,开始撤供。于是四周的群众便一拥而上,竞相抢夺饿鬼吃剩的供品。人们相信谁抢到了供品,日后会走好运,这个习俗称为“抢孤”。 除了陆地上的普度外,人们还要制做莲花形成四方形的水灯,在水灯中点起蜡烛,拿到水边去施放,以此引导鬼魂脱离苦海,赴彼西方极乐世界,称为“放水灯 ”或“度孤”。有些地方是放36盏水灯,以超度无人祭祀的36种亡魂;也有放108盏水灯的。 中元节除了超度孤魂野鬼外,当然也要祭礼祖先。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七月初一以酒肉祭祖,把祖先亡魂接回家来过节,称为“接祖先”,到了中元节时,又以丰厚的酒食祭祖,称为“送亡”。此外还要烧一串串的纸钱给祖先,让祖先在阴间有钱花用,称为“烧包封”或“寄钱”。也有些地方还要烧纸衣给祖先,让他们在阴间不会受寒受冻,称为“烧新衣”或“送寒衣”。 中元节的种.种民俗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中国人对祖先的孝思和对孤魂野鬼的同情,所以我们并不该光用迷信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习俗。

  关于中元节的故事四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关于中元节的故事五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故事:

  鬼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

  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中国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关于中元节的来源故事科普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关于中元节的来源故事科普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