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养生的四大禁忌是什么
冬至各地区的习俗都有特别寓意,而且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节气养生的四大禁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至节气养生的四大禁忌
禁忌1:暴饮暴食
冬至这一天过后,各种节日就会接踵而至,元旦、春节等等。众所周知,在中国过节无非就是家人或者是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然而事实上,冬至之后养生一定切忌暴饮暴食。冬至过后,虽然人体的阳气开始逐渐慢慢的恢复,但却仍然无法帮助身体来消化过多的食物。
冬至以后,适量的进补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可以的,但最好以温补类的食物为主,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等,在炖煮的时候,加上枸杞、萝卜、甘蔗等效果会更佳。
禁忌2: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不仅仅会增加自己的开支,还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就会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身体的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禁忌3:忌慕名进补
很多人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慕名进补,就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鸡汤来说,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一定都是合适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非常的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
禁忌4:受寒
冬至以后,养生讲究“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冬至这个节气,人体本身的阳气很弱,身体的免疫力就其他季节而言相对是比较弱的,因此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保暖,特别是要注意头部、脚部、颈部和腹部的保暖,同时还应注意避冷水、避寒风、避生冷的饮食。
冬至吃什么养生
1、羊肉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次是立冬,一次是冬至。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非常坚信,一碗羊汤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整个冬天的严寒。
羊肉经过炖制之后,会更加熟烂、鲜嫩,比较容易消化。煮过肉的汤是滋补身体的最佳补品。如果在炖的时候再加上合适的中药或营养上能起到互补作用的食品,滋补作用就会非常的大。
不过羊肉虽然说是比较好的,但也不能吃的太多。吃羊肉的时候,最好同时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羊肉是不适合食用的食物。
2、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特别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以用来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最好采用热水煮来吃,也可以使用花茶来煮味道就会更新鲜,放些低热量的蜜糖可以增加人的口味;而有馅料甜汤圆本身就是有甜味的,可以不需要额外放糖。
另外,可以使用红糖和姜片煮汤圆以去除寒气,也可额外放些无糖冻、无糖椰果增加饱足感这样就可以减少热量摄取,或者是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食材,增加营养素的含量。咸汤圆就可以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摄取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汤圆虽然比较好,但是也是一个不适合贪吃的食物。这是因为糯米虽然可以开胃调虚,但做成汤圆的话来说,质地细腻,不适合被肠胃消化。吃汤圆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一次进食量不适合过多,不适合餐餐连续进食,并且切记不要食用过烫的汤圆,以防口舌烫伤。
冬至吃什么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
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注意事项有哪些
勿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避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忌出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避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饮食忌咸、辛、辣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晒后背,补阳气
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双手搓热后,用手掌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100遍,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冬至的历史由来
冬至是冬天正式到来的标志。民间俗传:冬至大如年。
谚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祛寒娇耳汤”之恩留下的。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是冬天正式到来的标志。《清嘉录》甚至“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