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起源及介绍

时间:2023-05-25 14:54:21 由 18875027664 分享

七夕节的起源及简介介绍

七夕起源是对自然的崇拜而得,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对神话故事的编织也比较擅长,所以便将牵牛星和织女星化为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的起源及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夕节的起源及介绍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节,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节日,最早的起源说法是从中国汉代时期说起,在《西京杂记》中所记载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而这个也是最早的乞巧的记载。也有着自然崇拜之说,也是七夕原来与星宿的崇拜,在3000-4000多年前,人们就对待纺织的技术和天文都是有所认识,而对于牵牛星和织女星也是同样就有着相关的自记载了。七夕中的七是和“吉”为一个谐音,而“七七”也是有着双吉的意思,这也是时间崇拜之说。

七夕节的介绍

七夕在农历七月初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称“夕”),故称为“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七夕节是古人最为喜庆的节日,七夕节也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

七夕节又称什么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织女能够赐给自己技巧,让自己也变得心灵手巧。

拜织女

七夕节的夜晚,少女、少妇们“拜织女”。少女、少妇们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祭拜织女。人们在月光下摆上桌子,摆上供品,少女、少妇们斋戒一天,沐浴完毕,大家一起到案前焚香礼拜。

七夕夜听悄悄话

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就会有很多少女偷偷躲到葡萄架下或者瓜棚下,静静地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如果哪位少女能够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那她将来就会赢得忠贞不渝的纯真爱情。

拜魁星

七夕节这天,女的拜织女,男的则拜魁星。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爷的生日。魁星爷就是魁斗星,民间认为魁星爷是主管文事的,考试都贵他管,所以很多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就会在七夕节这天祭拜魁星爷,祈求他保佑自己能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有个大家都熟悉的成语叫“一举夺魁”,也是由此而来。

送巧人

在七夕节这一天,浙江台州地区流行送“巧人”。“巧人”就是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然后在头上、脚上染上各种颜色,俗称“巧人”、“巧酥”,商贩出售时,就称“送巧人”。在这一天,长辈们都要给孩子们购买“巧人”,希望她们能够像织女一般心灵手巧。

七夕是什么意思

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七夕节是我国有悠久传统的民族节日,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仙缘会、双七节、香桥会、仙桥会、天缘会、巧节会等。农历的七月七日这一天还有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盘古王节(七月节)以及耕牛生日等节日名称。名称不同,其过节的民俗内容也不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称,这么多的不同过节方式,就是因为这个日子积淀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们对生活诠释,所以难以放弃。纵观“七夕”在我国的发展史,凡是动乱时期它是最容易被人们淡化的,凡是安定时期又是最让人挂牵的。现在又到了一个重新挂牵“七夕”的时期 了。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的起源及介绍相关文章:

★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 七夕节怎么过才浪漫

★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 七夕节的节日别称

★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级起源

★ 七夕节为什么是中国情人节

★ 浙江各地七夕节习俗

★ 七夕节当天应该干什么

★ 教师节的由来 古代教师节起源于汉代

★ 七夕节最浪漫的礼物

观看视频教程七夕节的起源及介绍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