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时间:2023-08-25 12:22:30 由 陈二二二爷 分享

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

重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对于人们来说这时候是重阳节是登高望远,欣赏菊花,孝敬老人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

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节注意事项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往今来,重阳节有着登高的风俗,它也被人们称为“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在中国,重阳节与清、盂三节,被人们称为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需要注意下面事项: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在登高的时候,人们难免有些小毛病,但这出游的时候,忽略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强烈建议老年人出游需带上常备用药。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必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当人们在登高的时候,强烈建议大家可以带上手杖,它可以把老年人出游时滑倒的几率降到最低。因此,锦江之星建议高龄老人外出旅游时应携带手杖。

重阳节的习俗

1、晒秋: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2、放纸鸢: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

3、登高: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4、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祭祖: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6、赏菊: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1、重阳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是重阳节的起源之一,在我国古代人的观念里,双九有寿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而双九也叫“重九”,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

2、源于祭天活动

此外重阳节的源头还可追溯至先秦之前,在当时已经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而在西汉时期,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同时也在这个时候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

3、源于祭祀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有重阳祭灶的习俗,而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因此古代九月都有祭祀大火的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火的习俗逐渐消失,被其他的习俗所取代。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相关文章:

★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山

★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观看视频教程古人如何过重阳节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