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期间的食物养生窍门
夏至这天通常称为转折,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的食物养生窍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夏至的食物养生窍门
1、多喝水
夏至的时候非常热,要注意多喝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夏季建议饮水量可增至1800ml左右,少量多次饮用;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2、饮食清淡多吃“苦”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早、晚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补养身体,助阳气。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不然的话会让自身的病情加重。
夏至的注意事项
夏至的时候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苦味蔬菜:如苦瓜、香菜等,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清心明目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多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多用。
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一些体质较弱或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常会感到肚子冰凉,不易消化摄入的食物。夜间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会引起腹胀、吐泻等情况。空腹饮茶,易伤人体阳气,咸味引茶入肾,易伤肾阳,容易引起腹泻、痛经等症状。
忌冷水淋浴
夏至天气炎热,人的汗腺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容易引起手足发冷、小腿抽筋等症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尤其是小朋友更要注意。
夏至节气相关知识
夏至作为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反映了四季的变化,日期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者22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气候特点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地面受热强烈,而冷暖空气经常交汇,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是很常见的。一般是在该节气的第三个庚日之后,也就是20至29天左右,会进入初伏,意味着炎热的夏季真正到来。
夏至有哪些习俗
1、祭神祀祖:夏至的时候收麦子,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丰收。
2、凉食避暑: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人们普遍喝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3、食“麦粽”:食“麦粽”是江南的习俗,《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吃馄饨:夏至这一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后还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加健康。
5、消夏避伏:古代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止身体生出痱子。
夏至的谚语
1.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
2.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3.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4.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5.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6.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7.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8.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9.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0.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