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传统习俗有什么(介绍)
立冬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魅力。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立冬的传统习俗有什么(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二)冬泳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但天气寒冷,大家还是要更加注意安全。
(三)补冬
在人们还在享受秋日温情的暖阳时,时间已飞快地来到了11月,立冬飘然而至。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在冬季人们应该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特别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宜过量的补,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食物。
起居——早睡晚起切忌熬夜
从立冬开始至立春的这三个月也称冬三月,冬季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来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饮食——冬季饮食首选根茎类和海产品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还有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此时进行食补可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情绪——学会偷着乐,千万别激动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刘主任解释说,冬季宜使情绪内藏,安静自若,如有开心的事情也最好窃喜,即偷着乐吧,不要使情绪大起大落,别太苛求,也就可以少受外界干扰,以达到精神内敛。
运动——冬练别选剧烈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伏,夏练三九。”但是冬季运动也有原则,就是别暴露皮肤,别剧烈运动,使皮肤毛孔完全放开,否则容易感冒,寒邪入侵。
立冬过后天气温度开始降低,平均温度在10—12摄氏度,北部地区已经在0度上下;
1、气候更迭
立冬后,秋季气候开始远离,冬季气候开始盛行。西风急流开始在我国上空盘旋,并且高空西风南支尚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波动,呈时强时弱、东移等现象,综合下来对天气影响较大,会经常有强降水,降水伴随着降温,越往后温度就越低。
2、寒流出现
立冬后亚洲地区普遍呈纬向环流,每到西风南支强势时,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湿寒天气,经常反复的话纬向环流就不会和经向环流建立友好关系了,所以,立冬后常常会出现短期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1、多“点”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3、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一、藏阳
1、宜早睡晚起
早睡可以养护阳气,而晚起可以凝固阴精。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有利于阳气的生长。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2、宜调养精神
俗话所言:“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开始冬眠,人的情绪也易低沉。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也是调养精神的好办法。
二、藏暖
1、暖背
保护阳气。中医认为,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背。
2、暖颈
颈部充满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立冬之后,尽量穿立领或者戴帽子的服装,避免血管受寒,预防心脑血管等病。
3、暖脚
寒从脚生。立冬之后在睡前,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并同时搓揉脚心,增进血液循环。
4、暖腰
肾主冬日,又喜温恶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来使气血通畅。
5、暖胃
立冬之后,阴盛阳衰,冬季食补,养阳暖胃,以滋补为主,要注意供给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我们可以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老人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