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春的美好寓意是什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立春代表的寓意是春天的开始,当它来临的时候大部分的地区气温都开始逐渐的回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
春代表着温暖和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开始复苏、万物开始生长。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有着开始的意思。
立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已经结束,白昼的时间开始变长,太阳开始变得越来越暖和,农民们要开始新一年的种植计划了。我国的很多地方到立春这天还是有点寒冷的,所以不要因为到了立春这天就可以脱掉厚重的棉袄了,还是要做好防寒工作。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干支历的岁始,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廿四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
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次岁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循环往复。
春饼
根据《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卜、春饼、生菜,号春盘。”立春吃春饼,如今在不少地区还在流传,至于为何要吃春饼?和元宵吃汤圆、腊八吃米饭、冬至吃饺子等类似,都是节日的寄托。另外,立春吃春饼还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萝卜
立春吃萝卜也由来已久,根据《酌中志》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关于立春为何要吃萝卜,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大概意思是说,以前有一个道士,来到一个村庄后,反正该村庄的人得了一种怪病,最后用萝卜治好了这种怪病,而治好的那天,恰好是立春,所以立春吃萝卜的说法,就被保存了下来。
田艾米籺
田艾米籺属于广东粤西地区常见的食品,在立春时期,是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可以采摘下来食用,至于为何在立春要吃它,据悉,在当地田艾籺是用来拜神、祭祀之用,祈祷风调雨顺。久而久之,当地的人们在立春之日吃田艾米籺,希望能够风调雨顺,祈求庄稼丰收。
春盘
又称“五辛盘”,是将葱、韭菜、蒜、姜、蒌蒿等生菜切丝装成盘,既可以做下酒菜,也可馈赠亲友。
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从此,春卷名声大振,传到民间各家各户,形成家家户户都吃春卷的风俗。后来,春卷竞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被雅称为“玉饼”;皇帝赐食群臣,称“玉饼琼肴”,寓意迎春、咬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