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节日有什么习俗(最详介绍)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节日有什么习俗(最详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重阳节节日有什么习俗
一、九日登山
一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二有李白《九日登山》,可见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之一,重阳佳节,秋高气爽,登高可使人心旷神怡、健康祛病。
二、九日醉吟
所谓九日黄花酒,即是指菊花酒,农历九月,菊花争艳,因此九月又称菊月,菊花象征长寿,菊花酒寓意“吉祥酒”,在重阳节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为“菊花节”,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三、佩茱萸
之所以王维诗曰: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因为在古代,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可以入药,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古人重阳节佩茱萸希望可以辟邪求吉。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四、食重阳糕
重阳登高还与吃重阳糕有联系,因为“高”与“糕”谐音,所以重阳登高,重阳吃重阳糕,登高吃糕,有步步高升之吉祥寓意,此外,还用于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除了上述人人皆知的风俗习惯以外,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庆祝重阳佳节。如:在河北,重阳节有“追节”的习俗,即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在山东昌邑北部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所以有重阳节吃辣萝卜汤的习俗;又如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等等。
重阳节不仅在中国有习俗,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也有一些风俗,如:在韩国有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的习俗;在日本有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等风俗。
重阳节的节日起源于什么时候:先秦之前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的历史演变
古代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日历等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古代,南北各地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先秦时期,各地的风俗习惯尚未融为一体,重阳节的风俗活动很少用文字记载。现有关于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的《季秋纪》中,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天帝祭祖的活动。据研究,重阳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有季秋祭神祭祖的礼俗活动。
重阳习俗在汉代很流行。汉代是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期。地方文化交流使节日习俗融为一体。《西京杂记》收录了古代重阳节寿的习俗。这是文字资料中关于重阳节寿习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道士)追求长生、收集药物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有大型的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宴饮发展而来的。
重阳节可以说节日快乐吗
传统上的重阳节本以辟邪为主题,在这个原本为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但如今的重阳节逐渐淡化了禁忌的意义,并更多的以尊老、敬老为节日的主题,所以究竟要不要说“节日快乐”就成为见仁见智的个人选择了
重阳节不可说节日快乐的这个说法来自我国民间。民间认为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登高,古时传说这是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因为相传这一天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而不能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名字是在三国时期出现的。据曹丕的《九日与钟友书》记载,“岁月来了,9月9日突然复活。九是阳数,日月并应,俗称,以为适合长久,所以享受宴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花园,持糯,空服九华,寄托言语。”。这里还提到了菊花和葡萄酒。魏晋时期有赏菊喝酒的习俗。
唐代,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此后,宫廷、民间共同庆祝重阳节,并在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重阳节的盛况。《武林老事》还记载,南宋宫廷“八日作重九排”,等待第二天的盛大娱乐。
明朝,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开始就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习惯依然盛行。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地方将夏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23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法律明确规定,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