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由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拍摄的电影《中国女排》将会在2020年正月初一上演,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部电影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有关于电影中中国女排功勋教练陈忠和的形象,遭到了一些“戏剧化”的丑化,以至于陈忠和忍不住公开发声,指责这种对自己的“丑化行为”。
虽然电影还未正式上演,但是从已经放出来的宣传片看,不仅是演员黄渤饰演的成年陈忠和引发了诸多讨论,另外一位演员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更是让陈指导自己也接受不了。
在宣传片中,有一个片段是陈忠和躲在餐厅偷吃鸡腿的画面,原本是为了塑造那个时代的艰苦环境,但是却无意中让外界误认为陈忠和是一个“偷窃的小人”,陈忠和公开就这一片段发声,拒绝这样的影视塑造。
没想到这一片段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近日又传出电影里对陈忠和这一形象的另外一处“丑化”。在影片里,青年陈忠和在告诫队员需要注意江上由美的勾手飘球时,青年陈忠和的扮演者彭昱畅也立马撅起了屁股,仿佛在模仿江上由美的姿势一般,由于这个动作“陈忠和”是模仿女性撅屁股并且还扭扭捏捏,因此看起来是相当不雅观,这也引发了窗外偷看的女排队员一起哄堂大笑,原本这样的动作已经让人感到难以接受,没想到之后还有更让人无法理解的画面。
青年“陈忠和”之后为了鼓励队员,高喊“没有人可以笑着拿冠军”,但是由于彭昱畅奇怪的口音,并且在最后声调故意转折了一番,导致那个“冠军”变成了“冠军儿”,一句很励志的话到这里也变了味道,白帆饰演的郎平听到这句话时,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2020年恰逢东京奥运会年,目前中国三大球领域,只有中国女排和中国女篮成功晋级到奥运会正赛,而女排作为承载中国三大球唯一的希望,也肩负着向民众传递正能量的任务,但是电影《中国女排》目前却是饱受争议,这也引发了一些官方媒体的声音。
其中《人民日报》最近就发文评价,称中国女排是传递正能量的有效载体,女排精神的涤荡洗礼也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因此这部饱受争议的《中国女排》,不能够在这样的争议中上映。
“中国女排又连胜了……”最近两周的推送消息被女排霸屏了。在迎国庆之际,女排姑娘们用她们的方式献上了一份贺礼:升国旗、奏国歌!从90年代的五连冠,到里约再夺冠军,女排姑娘们用她们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让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作为基层干部在真抓实干中,也要发扬“女排精神”,具体来说要做到三点。
第一点:信念。“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里约奥运会上,在不被众人看好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在一片“厮杀”中冲出一条“血路”,时隔12年重夺奥运会女排冠军。“站到了赛场上,我们的目标就是冠军。”基层干部是建设基层事业的“先锋队”,是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的“指导员”,在履职尽责、担当重任时要坚守党的信念,牢记党的初心,加强理论修养,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把进德修业作为终生之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
第二点:拼搏。9月25日,“最美奋斗者”名单发布,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赫然在列。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参加了世界杯比赛,最终以7站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她们夺取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冠军这么简单,更是彰显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风骨。在起步晚、物质条件欠缺、训练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取胜的秘诀只有一个字:拼。基层干部身处一线,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为基层事业奋斗,做人民群众的强后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基层工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困难要迎难而上,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敢于“涉险滩”;机遇可遇不可求,要抓机遇,敢于“吃螃蟹”。只有做实、做牢、做好基层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点:坚持。郎平在提到“女排精神”时进行了新的诠释: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基层人少、事杂、面广、任务繁重,今天搞扶贫宣讲,明天要整治人居环境,恨不能一人掰成两半来用。“我知道基层工作不好做,但既然选择了它,再苦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一入基层深似海,既然选择了基层工作这条路,就要奋斗到底,干不成功不罢手。要以实干求实绩,以实绩谋发展,以发展赢群众满意。
近日,《中国女排》传出了不少消息,女排前教练陈忠和不满电影《中国女排》,要求删除本人角色所有的戏份!
原因是在影片中把他本人的形象完全“丑化”了,什么抢鸡腿、被砸晕、被暴扣等画面都引起了他强烈的不满,特别是在影片中还被队员教训。
大家都知道电影属于娱乐行业,导演为了吸引观众一般都会根据事实改编出许多不符合事实的段子,一方面是为了影片更加精彩,但最多的还是为了影片的口碑和票房。
陈忠和曾经是国家队的主教练,他所获得的成就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如今在电影《中国女排》中遭受这样的“侮辱”,任何人都会恼怒。
他斥责影片歪曲女排历史,故意将他的形象塑造成“丑角”,还定档在大年初一作为贺岁大片,完全就是娱乐片。
中国女排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是所有女排姑娘和教练们的功劳,他们在战场上流血流汗,现在却被影视公司打着女排的名号来争取利益,陈忠和第一个站出来抵制。
事实上这样的原因也让很多网友纷纷点赞,我们知道《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致敬女排。
陈忠和教练在女排的历史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刻意的“丑化”这样一位功勋,可以说违背了本身的立意点。
只希望陈忠和教练的这番职责能让导演组有新的认识吧,别到时候上映了还是这个槽点就过分了!
可能有些朋友对陈忠和教练还不是很熟悉,小编稍稍介绍一二!
陈忠和现年62岁,在中国女排中的功绩并不输郎平指导,曾经是也是一名排球运动员,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和那些出色的男排比起来,他在队伍中并不算拔尖,所以后来被袁伟民教练调到女排中担任陪练。
在这段时间结识了郎平那一代女排,俩人已经认识了四十年,至今还是好友,陈忠和默默为中国女排付出了十多年。
2001年,中国女排状态跌入谷底,陈忠和毫不犹豫地接手女排成为主教练,无论前面是风还是雨,他都无所畏惧。
“让球风波”成为他执教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幸好他和女排姑娘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用夺冠的行动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
执教生涯中,陈忠和让女排时隔17年再次拿到冠军,时隔20年在奥运会上夺冠,重登世界巅峰,曾经在世界杯中带领女排取得了十一连胜,在执教生涯中的功绩并不输给郎平,可以说俩人各有千秋。
排球生涯中可以说坎坷,婚姻生活也同样坎坷,大家都知道陈忠和二婚娶了自己的弟子李东红,俩人现在很是幸福,却不知他之前的经历有多凄惨。
陈忠和第一任妻子也是排球姑娘,叫王莉莉,因92年遭遇车祸身亡,留下一个女儿,突然的变故让他悲痛欲绝,原本恩爱的夫妻成天人永隔。
此前其兄长也因车祸离世,而四年后母亲又瘫痪,悉尼奥运会期间父亲因病突然去世,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磨难,但依旧微笑面对生活。
幸好身边出现了李东红,如今俩人育有一个儿子,儿女双全,家庭也幸福!也希望前辈能一直幸福下去!
电影春节档,兵家必争之地。
稍稍回望。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当日全国电影票房14.57亿元,大约是前一天的35倍。此后的日子里,黄渤、沈腾、宁浩三驾马车保证《疯狂的外星人》成功拿下22亿元票房;沈腾领衔主演的《飞驰人生》,成功超越韩寒前作《乘风破浪》的票房成绩,最终砍下17亿元;周星驰回归导演的《新喜剧之王》意外不敌期待值并不高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后者成为去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上映10天票房就突破了30亿元,最终揽下惊人的46亿元,跻身内地票房排行榜前三。
再往前数,过往的每一个春节档,群雄逐鹿。有的从预售到开票再到春节结束,一路大卖;也有的高开低走,出乎意料地遇冷。上一期“夜上海·影音”我们介绍了三部蓄势待发的“续作”电影,这一期我们来说说从题材到演员阵容都晃眼到令人无法忽视的《中国女排》,到底有没有冠军相呢?
题材,先天有优势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首个世界冠军;第二年中国女排以6连胜豪夺世锦赛冠军;1984年她们又以3:0完胜美国队首夺奥运金牌,实现三连冠伟业;1985年、1986年,分别以7战全胜、8战全胜的超凡战绩,接连将世界杯冠军、世锦赛冠军收入囊中。至此,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可以说,中国女排,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集体的精神偶像,“学习女排精神”的狂潮席卷了中国大地,影响国人至今。
期间,女排也曾陷入过困境。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大胆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焕然一新。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终于回来了。
郎平接任后的中国女排更是再一次成为了全民偶像。继2016年里约奥运再夺金牌,去年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姑娘们再一次兑现了“每一次比赛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的承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再获冠军。可以说,38年来女排精神振奋着、激励着、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中国女排”四个字价值万金。
演员,“真人”齐上阵“这个背影好熟悉,看得我都有点恍惚了。真像!巩俐!”并不经常活跃于社交媒体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此前用一个感叹号再加一个“大拇指”表情,激动地转发了一条微博。郎平转发的,正是电影《中国女排》“上场”版预告,由巩俐饰演的中国女排第一人郎平3个月前正式亮相。短短56秒,寥寥镜头,郎平常年伤病造成的高低肩,微微含胸的习惯姿态,巩俐全都已经传神复现。
其实为了演好郎平,为了做到“连背影都会演戏”,巩俐提前数月前往女排训练基地和比赛现场,贴身观摩。几个月前,比赛现场,当郎平在教练席排兵布阵,巩俐就在场侧专注观察,还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不时记录,认真得就像一位备考学生。几个月后,参加拍摄的现役女排队长朱婷忍不住赞叹说:“巩俐的眼神很像郎导,太像了,不愧是优秀演员,那种动作,包括手指动作都很像。我第一次去参加拍摄时,一见面就很震惊,我感觉郎导就在眼前。”其实,为了进入角色,53岁的巩俐每天训练排球,她曾说:“一拿到剧本,排球就不能离手了,我要和排球过日子。”
其实,《中国女排》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像”,而在于“真”。剧组邀请到郎平的女儿白浪来出演自己妈妈年轻时候,为了角色更加神似,也为了更深入地走近母亲,平时也打排球的白浪开拍前特地减肥30斤。片方为了还原2016年奥运夺冠,邀请到里约奥运周期内中国女排队员真人出演,朱婷、惠若琪、徐云丽、丁霞、张常宁……冠军队员时隔三年,再次集结,只为了在电影中重回奥运巅峰赛场。也就是说,“MVP(最有价值球员)收割机”朱婷,技术全面且长相甜美的队长惠若琪;不满20岁以主攻身份拿下世界冠军的张常宁;中国女排史上第一高,身高2.01m的袁心玥都是真人出演。
隐忧,故事不好讲虽然《中国女排》从题材到阵容,都打得一手好牌。但横跨38年历史的真实故事要改编拍摄成一部好看的电影,却并不容易。如何取舍,如何连接,又如何动人地向观众讲述一个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故事,这是《中国女排》始终面临的挑战。
首先,电影片长有限,要在120分钟时间里,择选人物、故事,并且不碎片化地串联起来,这对任何导演来说都不容易。电影很容易流于交代一场场重要胜利,却没办法真实展现这38年来中国女排走过的坎坷和波折。
其次,虽然片方找到巩俐和白浪两个最适合扮演郎平的人来出演郎平这位功勋主教练,但吴刚饰演袁伟民、黄渤饰演陈忠和就没有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像”与“不像”,放在表演上并不是大问题,但由于几代中国女排太过深入人心,“不像”的吐槽和讨论,可能会让观众出戏。
再者,哪怕刚刚拍过《李娜》对体育电影已经颇有心得,导演陈可辛仍然说自己压力很大,他说《中国女排》是自己拍过的最难的一部电影。其实《中国女排》最难的部分在于在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如何满足好春节档观众祥和、喜庆的观影需求。反之亦然。也就是说,电影也不能为了商业诉求,而放弃对女排精神的刻画和颂扬。
里约奥运会上,郎平带领中国女排绝地反击,荣获冠军,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头文字D》里有一句台词:神其实原来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于是就成了神。郎平至此一战封神。从赛后观众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次女排夺冠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中国军团多了一枚金牌,更因为她们为这个时代召唤出了“传说中”的“女排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排之所以被称为“精神”,是因为她们并非世界“最强”,却战胜了对手。本届奥运会的中国队,从死亡之组以第四名堪堪出线,却在淘汰赛接连上演逆转好戏,中国队可以说是一路被看低地拿到这个冠军。但她们也正是以这样卑微却决不放弃的态度踏过了全世界。还有比卑微却不畏惧更加骄傲的吗?还有比弱小却不放弃更加强大的吗?还有比这更加励志的故事吗?
郎平赛后说:我们的技战术不是最强的,但我们有作风!这作风是什么?不就是不畏强权、坚定不移、敢打敢拼的“女排精神”吗?《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郎平作为运动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女排拿下了五连冠,可谓立功;如今带领新女排虎口夺金,使“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破茧成蝶,堪称立德。
中国梦不应该是小富即安,也不应该是急功近利,而应该是以我为主,脚踏实地,锲而不舍,谦逊而又坚定地迈过艰难险阻,让民族重回世界之巅,让每一个人在民族自信中找到自己心安放的地方。“女排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照亮了50后、60后甚至70后,“女排精神”今天必将凝聚80后、90后乃至00后。“女排精神”其实就是“中国精神”,我本自然,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