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3-29 10:42:44 由 vvonne 分享 浏览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篇1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篇2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早晨,外面蒙蒙细雨,外婆一吃完早餐就开始做团圆饭,因为我家乡的春节都是中午过。

我和妈妈打扫卫生,我先把一到四楼的楼梯拖了一下,然后,把每一个房间都打扫干净,再去卫生间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就完呢!

接下来是贴春联,我看着外公把春联贴上去,我感觉大门就像一身红衣服。

过了一会儿,外婆就把团圆饭做好了,她在桌子上放了好多好吃的,有一大碗鸡肉汤,和一盘烟熏肉,还有一盘烧鸭肉,外婆给了我一个大鸡腿,那个大鸡腿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那天吃了两碗饭,让我过足了肉瘾。

吃完饭后,就到了小朋友们最爱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收红包!我觉得自己有些高兴过头了,因为这次收到的红包比以前收到的多的多,几乎我认识的人都给了我红包,我高兴得不得了。

到了晚上,到处张灯结彩,天空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就像天空是大海,烟花是水花,烟花让整个村子都明亮,同样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也要更加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活。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各地都有隆重的庆祝风俗,可今年我的家乡淄博却有了点不一样。

传说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后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兽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兽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兽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么了?

我的家乡是一座年轻的重工业城市,以前用牺牲环境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习近平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还家乡一片纯净的蓝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项。虽然不放鞭炮了,可一点都不影响过年的气氛。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快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篇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眼里,家乡的春节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到,春节到,大街小巷真热闹。”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到腊月初旬,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买腊肉,买新衣服,买糖……

除夕的前一天,大人们都要大扫除一次,忙东忙西的,我们这些小孩子也都只会给大人们帮一些倒忙,使得他们手忙脚乱,每个人心中都喜气洋洋的,心中泛着一股甜。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他们必须准备过年回老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据说大人最讨厌过年,因为过年花费太大,但我不这么觉得,看着大人脸上的笑容,就知道是假的说法。

除夕到了,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们也踏上回老家的路程。村的街道里更是热闹,家家户户的小孩都在街上愉快的玩耍,渲染着欢乐的气氛。根本不会担心小孩会走丢。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有的家门外还贴年画。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一夜不绝。屋里热气腾腾,大家开开心心的吃着年夜饭,碰着杯,笑声连绵不断。吃完饭,小孩子就跑去外面玩,大人们围着火炉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小孩子几乎要玩到十一、十二点才会回来,这一点都不夸张。所有人都要坐在沙发上守岁,据说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我们也跟着守岁,图好玩,根本没有寓义。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便开始四处拜年,走亲访友,我最喜欢这个环节。我们也穿起了新衣,满心欢喜的收到了来自长辈的红包,里面装的是满满的“心意”,是长辈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平安。钱多少并不重要,都代表着祝福。虽然我已经长大,但在过年我还是个小屁孩!

“红红火火过春节”,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看!红色的春联,红色的鞭炮,还有红包。红色寓示着吉祥!新的一年里要平安健康!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收获的是满满的祝福与希望!祝大家牛年吉祥!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篇5

每一年的春节,爸爸都会带着我们全家回到他的老家——明港,河南信阳的一个小镇。可惜,今年因为疫情未能如愿,这不由得让我怀念起那里过年的风俗了。

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除夕当天,家人们都早早地聚到了爷爷家。爸爸和伯伯一起把喜庆的春联贴到门外,两条红色的字幅宛如垂直而立的红绸一般,在门灯下略闪微光,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贴好春联,大娘和好的面也快醒了,二娘的饺子馅也调好了,我和堂哥堂姐寻味而来,都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准备开始包饺子了。

包饺子是北方习俗的重要特色之一,饺子的发明人张仲景就是河南人。信阳的饺子包法很简单,先在面皮中间放上一些馅,把面皮对折后沿着边缘将捏合捏合,然后将饺子底部放在大拇指上弯一弯,饺子就变成月芽状了,这就OK了。老家的习俗是除夕包好饺子,待到大年初一早上吃,蕴含着“更岁交子”之意。听长辈们说,“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亲情尽在饺子中融化开来,伴着氤氲的雾气在整个房间里弥漫着。

说到团年饭,最受全家人欢迎的当属焖罐肉了。这道菜是信阳的传统特色名菜,几乎每逢过节都会吃这道菜,团年饭中更不可缺。一提到信阳的焖罐肉,只要吃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想流口水,肥而不腻,油而不惧,实在是太香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吃上一大口焖罐肉的满足感,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爷爷告诉我说:“以前家里穷、人口多,一年到头不常能吃到肉,只能等到过年时才能多买一些猪肉做成焖罐肉。这个肉要先腌制,然后放入油锅煸炒至七成熟,再连油带肉一起放入砂罐加盖密封保存,等到嘴馋的时候再从罐子里挖一点出来加配菜或焖,或炖,或炒都可以。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存放一年都不会坏。”“这也太厉害了吧!”我惊讶道。爷爷笑道:“据说秦国伐楚时,黄歇就是以一坛久存不坏的焖罐肉化解了一场战争,成就了秦楚结盟。因此焖罐肉传承至今成为一道传统名菜。”

你看这不,大伯已经从厨房端来了一大份香飘四溢的焖罐肉,还有刚刚做好的炸年货:炸丸子、炸鱼、炸酥肉、炸麻叶、还有八宝饭、皮冻儿、三黄鸡……满满一大桌的美味佳肴。吃年饭啦!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庆,互道新年祝福,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吃完年饭,小朋友们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放鞭炮了。只听见“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绽放,时而红,时而黄,时而蓝,那焰火像一颗颗流星划过,把整个夜空映衬得五彩缤纷!不远处此起彼伏接二连三响起的鞭炮声仿佛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又有了新的希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管是在哪里,有什么样的风俗,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家人岁岁平安、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风俗,此刻更想念家乡的亲人!

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六年级有关家乡的春节作文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