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然很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我们是不是都很容易陷入反刍思维?那何为反刍思维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念念不忘,必然很丧——当心“反刍思维”的深渊!

  作者:logistic

  在情景剧《武林外传》中,掌柜佟湘玉有一句经典台词

  额错咧,额真滴错咧,额从一开始就不该嫁到这儿来,额不嫁到这儿来,额滴夫君也就不会死,额滴夫君不死,额也不会沦落到这个伤心的地方,如果不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额就......

  (这是一段有声音的台词!)

  夸张的台词,不仅反映了佟湘玉这个人物的人格特点,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反刍思维的过程。

  01

  何为反刍思维呢?

  可能在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

  和相恋多年的另一半分手后,不停地回忆着曾经快乐的时光,不停地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绝望地想到自己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会孤独终老;或者是在全班面前做作业展示时吞吞吐吐,回想那个场景你会觉得所有人都在笑你,然后责怪自己此前为什么不好好准备,很担心下次汇报时也会出糗;

  又或者是很疼爱你的亲人去世后,放不下对他的思念,埋怨自己在他生前没有好好地回报他;

  ......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不幸的事件发生后,个体不停地、重复地、被动关注痛苦事件和自身感受,以及这些事件感受的可能原因和后果的过程,就是反刍思维。

  有学者认为,反刍思维是一种“行动模式”,当我们处理的问题是客观的,外部世界的,它是有益的,能够驱动我们完成目标。但当我们面对的是个人的、内部世界的问题(比如像处理某种想法或者情绪),那么它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02

  反刍思维很容易使我们钻进一个怪圈:

  我们为了改变当前的痛苦感受,花大量的时间试图理解自己的问题和个人不足,希望借此帮助自己找到降低的方法。但恰恰是事与愿违,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反复“思考”自身的消极方面,或者问题丛生的情景,只会使情绪更加压抑,而不能解决问题。

  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一个官员的死》中主人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主人公在剧院看戏,打喷嚏时不小心喷到前面的秃头将军,尽管将军跟他说了没关系,内心却很担忧,为了缓解担忧,他多次向将军道歉,将军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不再追责,但他始终放心不下,最后被活活吓死。

  此外,长期陷入反刍思维的人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从而失去社会支持,而这反过来又会加重反刍思维本身。文学上另一个经典人物——祥林嫂就是如此。

  祥林嫂在孩子被狼吃了之后,逢人便讲起她的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由于说得太多次,乡里人都渐渐厌恶她。(当然,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更多的是反映了当时时代的残酷,文中只是以此为例。)

  事实上,任何的人际关系,往往都是依靠两个人的互动,当其中一方陷入反刍思维,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而无法去考虑对方的需要,关系自然会破裂。在一项对失去亲人的成年人的研究中也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深陷反刍思维的人在失去亲人后更有可能寻求社会支持,但他们往往报告更多的社会摩擦和更少的来自他人的情感支持(Nolen-Hoeksema&Davis,1999年)。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深陷反刍思维的人不太受人欢迎(J.L.Schwartz&McCombs,1995)。

  03

  不仅如此,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量表测得的反刍思维的得分,可以有效预测抑郁、焦虑、药物滥用、饮食失调以及可能的自我伤害的发生。鉴于反刍思维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那么当我们遭受生活挫折的打击时,可以怎么进行调节,避免滑落“反刍思维”的深渊呢?

  1. 转移注意力

  每个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同时对两件事保持关注,进行信息加工,比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反刍思维也是一个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过程,当我们处于反刍思维的状态下,通过安排一些中性的甚至是正性的活动(像慢跑、与朋友聚会),就可以把原先全部集中在负面想法的注意力,转移一些到新的活动中来,打破恶性循环的怪圈。哪怕个体只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沉溺在沉思中,都有可能会对现实进行重新评估,采取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而不再陷入反刍思维的深渊中。

  2. 正念

  正念通常会引导我们关注身体或者是呼吸,这本身就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此外,正念的原则是,不加批判地关注此时此地——当某个负面想法产生时,我们不去深挖它如何产生,不去预测它可能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仅仅是出现了就出现了,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

  事实上,研究者也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经过系统正念训练的抑郁患者,消极想法的激活明显减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依然存在。(Segal等人,2002年;Teasdale等人,1995年)。

  3. 心理咨询

  如果经过简单的调节,仍然发现自己无法摆脱反刍思维,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的话,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已有研究都表明,认知疗法、人际关系疗法都是有效的干预。

  过去,我认为“反刍思维”是一个离我很远的心理学术语,但不久前一段感情的破裂让我对此深有体会,原来在那段时间,整个思维模式真的就是处于一种“负面想法”循环播放的模式。当然,因为我多少还是有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觉察也是比较敏感的,最后还是成功地走出来。而如果此时此刻的你,无法调节的话,还是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帮助。

为什么当代大家大多成了“念念不忘,必然很丧”的人?你是不是也落入了“反刍思维”的相关文章:

★ 为什么明星捐款遭骂名,而拾荒者捐款获美名?

★ 为什么人们对“第一印象”深信不疑?

★ 为什么真相定律能存活这么久?还那么有活力?

★ 为什么说穷不只会影响钱包,还会伤害脑子?这有什么科学依

★ 为什么会觉得长大后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怎么让飞逝的时

★ 为什么嚼口香糖会有助于学习?

★ 为什么会有瓶颈期?我们是应该拥抱瓶颈还是逃避瓶颈?

★ 为什么把一件事变得有趣更容易完成?

★ 为什么利用好碎片时间那么重要?

★ 为什么你不喜欢自己的行为方式又难以改变?

观看视频教程为什么当代大家大多成了“念念不忘,必然很丧”的人?你是不是也落入了“反刍思维”的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