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艰辛历程。小人物与大背景交织,他们如何揭示文化的本质。一样的生动,不一样的感动。请观看星火为您分享的纪录片栏目《中国大师路》。《中国大师路》栏目,以全球文化的视野看当代中国,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文艺家、政界商界精英进行点评和探讨,剖析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民俗生活等不同领域的变化、现状问
关注公众号:diyijc_com
问题反馈
在历史长河中,他们都经历了哪些艰辛历程。小人物与大背景交织,他们如何揭示文化的本质。一样的生动,不一样的感动。请观看星火为您分享的纪录片栏目《中国大师路》。《中国大师路》栏目,以全球文化的视野看当代中国,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文艺家、政界商界精英进行点评和探讨,剖析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民俗生活等不同领域的变化、现状问题和发展。在历史纵向的和国际横向坐标尺上,判定当代中国各种文化现状所处的位置,讲述它从哪里来,又将向哪里去。
有人说当代中国无大师矣。有些绝对,但是也道出了中国的学术与文化发展的迥境。文化、艺术的发展,先是被政治化,后来就被经济与商业淹没了。近些年来,关于中国有无大师的争论此起彼伏。偏激者认为,当代中国自陈寅恪、傅斯年之后再无大师;略温和者认为,钱学森2009年病逝之后,中国大师已死。持类似论调者坚称,缺乏培养自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的“生态环境”,拜金主义、市侩主义等文化潜规则流行,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大师根绝的现状。
后来有人又说,季羡林老先生去世以后大师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一个叫做文怀沙的被人称为大师,又被哪位热心考据的博友揭穿为假大师。“布鞋院士”李小文、哲学史家庞朴等著名学者近日离世,不少人感叹中国又少了几位大师。更有媒体梳理发现,自2013年以来(截止2015年1月12日),至少有90余位名家、大师故去,他们中有人文学者,也有自然科学家。逝去者众,活着的大师亦不在少数。比如,研究出“东方魔稻”、帮助十几亿中国人解决生计大事的袁隆平;来美深造后毅然返华、2014年度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
国际学术界则认为,中国无大师是一个伪命题。当然,现在的中国尚缺善待大师的社会氛围:教育需要回归“学”之本位,使院校重新成为自由学习和传播知识的殿堂;国家需要重建科学与文化的圣殿,为大师树立精神之丰碑,而不是简单用世俗名利来评判。
究竟何为大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后人论及于此,都会提到80多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论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看来,大师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也是社会发展的掌舵者,他们是造诣深厚的学者,他们也负载着传承之重担。今日中国不是没有大师,更不是缺乏人才,只不过大师极少四处招摇。而大师之称谓,不外乎生前身后名而已。
更新时间:2015-11-05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