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

时间:2022-12-01 02:08:01 由 张沐 分享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那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有哪些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

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6、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端午节四大习俗暗藏的养生知识

糯米粽子为养胃清火而来

无论南北方,端午节被大众广为继承的习俗一定是吃粽子,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端午时节,气候特点是潮热难耐,人们普遍食欲不佳。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不仅健脾养胃,还清浮火。”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用苇叶。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

艾草是为抵抗疾病而挂

端午时节,采集艾叶、菖蒲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实,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艾草早在我国古代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中医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此外,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去湿驱寒。

咸鸭蛋为滋阴清肺而生

端午节也是咸鸭蛋热卖的节日,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小时候端午节氛围浓厚,一大清早闻着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会一起煮上咸鸭蛋、鸡蛋,伴着粽叶的香味,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气。除了吃粽子,端午节为何要吃蛋呢?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在中医里,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

赛龙舟是为了气血通畅

端午节习俗还有与运动有关的,就是赛龙舟这样的项目。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闷热,人容易烦躁忧郁。夏季养生,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运动时还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们可以用这些“快乐因子”让身体更健康。

端午节的禁忌

1、忌恶日,小孩儿“躲午”

五月在风水习俗中称为“恶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为“重五”,是恶上加恶,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所以端午节这天有“躲午”的习俗。

2、忌讳最多的一日

端午节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活动就是祭祀先人了,在这天里,有很多地方的习俗是将粽子丢到河里。有些地方的人认为,端午节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是压抑,不然的话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一些喜庆的活动或者是搬家、上任、动工等等,都是不适合在这天里进行,而在这天里最适合于自己的家人团聚。

3、忌戴大红大紫的珠宝

红色宝石往往非常喜庆,在端午缅怀先人这样的节气就不是很合时宜了。红碧玺、红宝石、石榴石、红纹石、南红玛瑙等红色的玉石珠宝,还是尽量不要佩戴。在中国传统中,紫色是非常尊贵的颜色,也总是被看作帝王之气,能够震慑四方。这样看来,平时佩戴能量大,端午祭祀的时候,也最好不戴紫色的珠宝。

4、小孩子戴的香包不可以丢失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孩子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着佩戴香包的习俗。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是佩戴了香包的话,那么在这天里是不可以丢失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如果当天小孩子的香包不见了,那么就可能在这一年里遇到灾难。而等过了端午节之后,孩子们可以直接把自己所佩戴的香包顺手扔到河里,这样就可以避灾。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相关文章

★ 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具体内容

★ 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

★ 2021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 端午节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 端午节有什么传统风俗

★ 端午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和活动

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