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原因

时间:2022-12-01 03:21:13 由 W17868496414 分享

转眼间,美好的除夕已经到来,而除夕是合家欢聚的好日子,而除夕比较独特的便是一家人吃年夜饭了,那么关于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除夕要吃年夜饭的原因,欢迎参阅。

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原因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年”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设宴团聚一起吃饭,欢庆平安。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意义。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

年夜饭介绍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的,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时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

年夜饭除了吃饺子,在北方,流行大年三十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桌上不会有很多的配菜。年夜饭食谱也有凉菜、热菜、肉类、蔬菜应有尽有,大家欢聚一堂,热热闹闹。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就算是年夜饭。陕西则为4大盘、4大碗,4大盘为炒菜和凉菜,8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的年夜饭更丰盛,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年夜饭的含义

除夕在我国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等一些有名的菜衍生出来。


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原因相关文章

★ 除夕吃年夜饭的原因是什么

★ 除夕之夜为什么要吃团圆饭

★ 除夕吃年夜饭的由来

★ 除夕为什么要吃团圆饭 除夕团圆饭的意义

★ 除夕夜为什么要吃年夜饭

★ 2021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

★ 除夕吃年夜饭的由来是什么

★ 除夕夜为什么吃年夜饭

★ 为什么吃年夜饭

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原因相关文章:

★ 2022除夕夜的年夜饭有什么含义

★ 盘点除夕年夜饭有什么意义

★ 2022年关于除夕夜的来历简介

★ 2022年年夜饭的由来及传说

★ 2022年除夕的禁忌有哪些

★ 2022年除夕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 2022除夕是不是三倍工资_除夕算不算三倍工资

★ 2022年除夕加班有3倍工资吗

★ 描写除夕夜的小学生作文10篇

★ 庆祝除夕优秀作文10篇

观看视频教程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原因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