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进入夏季的标志,多喝汤可以帮助消暑祛湿。那么有什么汤适合小满时节喝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适宜小满时节喝的汤
1、荠菜生姜鱼头汤
材料:鲫鱼鱼头一颗,荠菜250克,生姜一块,食盐、水适量。
做法:将鱼头对半劈开,去掉鳃部后用清水洗净备用,荠菜摘洗干净备用,生姜切较粗的姜片备用;锅中放半锅水煮沸,下入鱼头和姜片继续大火煮5分钟,再转小火炖煮约5-10分钟;再次转大火,下入荠菜,荠菜煮好后关火,加少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小满节气湿热难耐,荠菜鱼头汤清热祛湿。选用可清热利湿的荠菜来与鱼头一起搭配,正好可以达到清热、利水、开胃、温补的目的。
2、土茯苓双豆猪瘦肉
材料:土茯苓30克、祛湿豆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土茯苓、祛湿豆、赤小豆均浸泡、洗净,陈皮去瓤;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亦是暮春时家庭祛湿健脾的养生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
3、苦瓜排骨汤
材料:鲜苦瓜4个,猪排骨500克。
做法:鲜苦瓜去瓤、洗净、切块,猪排骨洗净切块,并加入作料放入滚水锅内,用文火煲。
功效:有清心、泻火、解毒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炎及暑天消化不良者有效。
4、红菜头薯仔番茄汤
材料:红菜头300克、薯仔200~250克、番茄2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红菜头取其叶茎;薯仔去皮,切块;番茄切块;瘦肉切块。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姜和薯仔、瘦肉,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下红菜头叶茎和番茄,继续煲10分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每年3月至5月间,正是吃红菜头的最佳时节,以红菜头配薯仔番茄煲猪瘦肉为汤,气味醇香平和可口,有健脾益气、养肝暖胃的功效,为初夏时家庭养生靓汤。
5、鸭肉冬瓜汤
材料:冬瓜400克、鸭肉100克、太子参30克、金银花10克、盐、味精、姜葱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鸭肉切片,用沸水烫后捞出,冬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备用。太子参、金银花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然后将金银花拣出,汤汁及太子参留用。将鸭肉、冬瓜、姜放入汤汁中煮熟,放入食盐、味精和葱花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鸭肉性寒味甘属清补之物,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冬瓜清热利尿,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清热生津,去暑除烦的功效,冬瓜配鸭肉很适用于夏季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阳虚肢冷者慎食。
6、赤小豆粟米须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150克、粟米须50克、生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粟米须洗净后稍浸泡,生鱼洗净后晾干;用少许姜丝起锅,将生鱼放进油锅内慢火煎至微黄;把赤小豆、粟米须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后,再加入生鱼滚后,改为小火煲约1个半小时,最后放盐即可。
功效:这道汤主要是祛湿,选用的食材都有除湿利水的功效,因小满前后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较高,这个汤正适合这个时节饮用。
7、鲜石斛炖猪瘦肉
材料:鲜石斛1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1-2片。
做法:将新鲜石斛洗净、浸泡;猪瘦肉洗净,沥干水,切为小块状,与生姜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清开水2500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
功效:具滋阴生津、养胃益脾之功效,除了作为初夏时养胃的靓汤外,还可用于病后虚热的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目暗不明的辅助调理之用。
适宜小满时节喝的粥
冰糖燕窝粥
【支招理由】小满过后,气温升高,湿度大,暑湿气盛,脾胃功能容易受损,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此外,暑热伤阴,使人口干、苦。专家认为,燕窝性平味甘,具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调养脾胃之功。《本经逢原》也写到:“燕窝,能使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现代科学表明,燕窝可以调补虚劳,健脾养胃,每兼冰糖煮食,往往获效。燕窝粥是粥中之佼佼者,配料只有三种,即粳米、冰糖和燕窝,而关键在于燕窝。由于燕窝易于消化,所以更适合夏季老人、儿童、脾胃虚弱者食用。
【原料选配】燕窝3克,粳米30克,冰糖10克。
【制作方法】1、将燕窝先用清水冲洗表面,再用温水泡发4-8小时,摘去绒毛,优质燕窝“发头”至少3-5倍。2、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泡发好的燕窝放入锅中与粳米同熬煮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保健妙处】此粥清淡不上火,适于夏季服用,常饮此粥可以有效调理脾胃,保护消化系统。
【健康贴士】燕窝每次2至3克,一星期食用二至三次,连续食用三个月效果明显。长期食用效果更佳,睡前、餐前食用更易被人体吸收。可与蜂蜜、牛奶、果汁搭配,也可加入菜肴中,如燕窝鸡汤、燕窝粥等。
山药薏米芡实粥
【支招理由】春夏之交,各种细菌开始繁殖,也是人体脾胃容易“中招”的季节,进而出现呕吐、腹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脾不健运而造成,所以应该补益脾胃,避免胃肠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小满开始每天早晨吃粥,粥是最利于健脾养胃的食物,可以帮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对于注重养生的老人、成长发育中的少年儿童、积极备考的学生、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渴望美体靓肤的女性、吸收不好的慢性病者,夏季服用山药薏米芡实粥,可以健脾和胃,养血益气,长期服用会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原料选配】山药粉30g,芡实粉30g,薏米粉30g。
【制作方法】取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等量,先用热水调开,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15至20分钟左右即可煮熟。
【保健妙处】此粥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山药、薏米、芡实都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健康贴士】山药、薏米、芡实以1:1:1的比例搭配即可。对于平日有水肿,尿又少的人,可以用山药薏米粥;平日肾虚,尿频,口舌干燥,喜饮水的人,可偏用山药芡实粥。
平日保健,三种均等比例,可以做成山药薏米芡实粥,里面可以加入芝麻、核桃、松子、红枣、桂圆、蜂蜜,或是放肉丸、海菜来调味。山药、薏米、芡实,每人一次至少要各吃30克。对于老人,偏重补脾肺的,山药可以2份,薏米或芡实各1份;偏重补肾阴的,芡实可为2份,山药1份;偏重去湿热的,还可以单用薏米。
小满时节饮食指南
苦菜当令
小满吃苦菜。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
营养专家说,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推荐吃法:开水烫后,凉拌、做汤、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凉拌苦菜、苦菜猪肝汤、清炒苦菜、蒸苦菜等。
宜忌人群:一般人,肥胖、糖尿病、黄疸性肝炎、流感、大便干结等症患者都可食用,脾胃虚寒者禁食。
特别提醒:吃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焯烫,这样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小满三鲜
农谚中有“小满见三鲜”之说。小满三鲜为:黄瓜、蒜薹和樱桃。
王朝霞说,黄瓜含有胡萝卜素,B、C族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及丰富的植物化学物质。常吃黄瓜有利于降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预防大便干结,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便秘等症患者有好处;经常食用或贴敷、捣汁涂擦皮肤,还能有效润肤,减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产生。
推荐吃法:当水果洗净生吃、凉拌、煮食、清炒、做汤均可,如凉拌黄瓜、糖醋黄瓜、紫菜黄瓜汤、黄瓜蒲公英粥、蓑衣黄瓜等。
宜忌人群:平常人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酗酒等人群都适宜;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者不宜食用。
特别提醒:有水肿、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妊高症者不适合吃盐腌黄瓜;黄瓜不适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黄瓜拌番茄;黄瓜不宜多吃,每天最好1根到2根;黄瓜尾部含有较多苦味素,具有生物活性,预处理时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蒜薹含有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及维生素A、B2、C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大蒜素等食物化学物质。”王朝霞说,蒜薹有驱虫、抗感染、抗氧化、预防便秘及癌症的功效。
推荐吃法:盐腌、炒食均可,如香椿拌蒜薹、蒜薹炒肉丝、糖醋蒜薹等。
宜忌人群:一般人群及便秘、肥胖者均可食用;胃肠道溃疡、胃肠炎患者禁食。
特别提醒:烹调时不要炒得过熟,否则将降低食疗作用。
“中医认为: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入脾、肝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胜湿、嫩白皮肤、去皱消斑的功效。”市医学会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东方医院营养科主任杨春娟重点“品”樱桃。
她说,樱桃可营养肌肤,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病,防癌抗癌;其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宜忌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寒、便溏腹泻、食欲不振、贫血、乏力者和痛风、关节炎、慢性肝炎病人;热性病及虚热咳嗽、便秘者忌食,肾功能不全、少尿者慎食。
另外,专家还推荐了小满的应季水果——桑葚。
她说,桑葚富含有高效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E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有益于抗动脉硬化、抗癌、改善免疫功能及延缓衰老、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因此,常食桑葚,可营养肌肤、延缓衰老、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改善白内障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视觉功能;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功能,预防动脉硬化。
宜忌人群:适用于贫血、自汗盗汗、须发早白、眼目昏花、遗精、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肺结核、阴虚潮热、干咳少痰及便秘者;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而且少儿多吃会影响机体对铁、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