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 今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们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小暑节气到来,也预示着进入夏季中最为炎热的一阶段。人们要做好防暑工作,在饮食方面多下点功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暑气候的特点及习俗,欢迎阅读!
小暑习俗吃什么
小暑习俗吃什么 6种常见习俗食物
1、小暑习俗吃什么: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小暑习俗吃什么:食新(食辛)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3、小暑习俗吃什么: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4、小暑习俗吃什么: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小暑习俗吃什么: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6、小暑习俗吃什么: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节气“冬病夏治”的方法
三花三叶三豆三果,赶走湿邪
三花——金银花、菊花、百合花,冲泡成茶,消暑佳品。
三叶——荷叶、淡竹叶、薄荷叶,适合冲泡、入汤。
三豆——绿豆、赤小豆、黑豆,吃一碗三豆粥,能清热降火。
三果——西瓜、苦瓜、冬瓜,清热消暑、凉血解毒、滋肝明目。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保护阳气,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切勿贪凉,冲凉水澡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所以,在盛夏出行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在早上10:00-下午4:00之间出门。同时,出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等工具,并要多喝水。
小暑气候的特点
1、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
2、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3、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
4、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5、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C左右,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
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
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
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气候的特点及习俗相关文章: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大全
★ 小暑节气的风俗及注意事项
★ 2021小暑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 小暑的习俗是怎样的
★ 小暑传统习俗
★ 2021小暑节气的习俗与禁忌
★ 小暑节气有什么风俗习惯
★ 小暑的节令习俗介绍
★ 小暑的传统习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