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欢迎阅读!
小暑食新米即农人将最新割的稻谷碾成米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食新”的流变:黍、粟、麦、稻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多年从事农业考古的沈志忠教授分析认为,“食新”所用的“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多次变化,习俗本身一直存在演变过程。
最早“食新”食用的是黍和粟,也就是北方的大黄米和小米。至今北方民间仍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小麦则来源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它在史前时期就已从中亚、西域(今新疆地区),沿河西走廊传入中国内地。
相比较之下,粟谷最容易保存,唐史文献记载说,隋朝灭亡20年后,储备长安的存粮粟谷尚能食用。不过,黍、粟、麦最早都是以颗粒形态食用,小麦做的叫“麦饭”,口感较差。
颜师古注释《急就章》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这一条称: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也就是仅去掉糠皮,不经磨粉,直接做成一粒粒的麦饭。
虽然相传战国时鲁班就发明了石磨,并且在西汉得到较大的推广,但考虑磨成面粉会有一定损耗,因而麦饭在劳动人民中间仍是普遍的食物。
《说文?食部》中记载“陈、楚之间食麦饭日蜚”,说的是关东地区基本依靠食用麦饭为主。由于小麦在产量和适种地区广等方面有优势,从汉代起,小暑“食新”,是指当年收获的新小麦。
水稻的全国流行则相对较晚。成都宝墩遗址近日发现了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印证了早期水稻在南方的种植;直到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仅有少量水稻种植的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才在一定范围内开始种植水稻。
沈志忠从《旧唐书》中找到水稻的推广种植踪迹。据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经派遣后来成为宰相的张九龄在河南辟田种稻。同时,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种植。另外,《新唐书》记载凉州都督派遣甘州刺史屯田,收获水稻。甚至有文献表明,在唐代,云南出现稻麦二熟制,岭南更是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双季稻。
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大暑前成熟),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随着水稻种植向北方传播,“食新”习俗也从吃麦米发展为稻米,以软糯鲜香的稻米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食新”习俗的变化也反映了农作物的变迁路径。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节气的特点是高温潮湿多雨,天气炎热,阳光猛烈,雷暴频繁,万物狂长。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小暑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时间是每年公历的7月6-8日, 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小暑的到来,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
晒书画衣物是小暑的习俗之一。小暑适逢六月初六日“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物等习俗。传说此日出晒后,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故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君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一、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在小暑时节,很多地方也会下雨。古人就发现,一般小暑下雨的话,那么在大暑的时候会下大雨、暴雨。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地方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意思是说如果小暑那天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很多地方的民俗认为小暑下雨,那么大暑便会有洪涝灾害,但是每年的天气情况不同,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也很少,所以只能当做参考。
二、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小暑节气这天,如果不是晴天,是阴雨天气的话,那么在大暑的时候天气会很好,温度会很高。古人用“晒开石头”是来形容当天的太阳很毒辣。而在很多的地区还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等类似的俗语。所以这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才产生的民谚。
三、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其实,小暑节气打雷还和梅雨也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比如在上海地区,就有着“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的说法,就是说如果在小暑的时候打雷,那么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头上一声雷,半月黄梅倒转来”等。在江苏地区还有着“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的说法。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入伏指的是三伏天的开始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有句成语:“寒来暑往”。小暑、大暑与小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小暑、大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
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