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所以,暑天来了,与友人烹茶,亦不失为一个好的解暑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暑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禁忌,欢迎阅读!
小暑节气的习俗
1、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4、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5、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6、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饮食“三不贪”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有特殊疾病,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人以外,偶尔吃喝一顿,不会有多大影响的。所谓的不贪,不是说不可以吃喝,是要求不连续。
不贪“凉”
天热时,适量吃些冷饮,能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不可贪吃。吃一个不过瘾,再吃,还吃,嘴是凉快了,胃是受不了的。进食过多的冰棍、冰淇淋等,会使胃肠非正常的收缩,甚至发生胃痉挛,严重的可导致胃炎,诱发腹痛、腹泻。尽量避免连续摄入冰冷食物,比如吃完大量冷饮,再去喝冰镇汽水、冰镇啤酒、吃冰镇西瓜,想不得病都不容易。
不贪“生”
夏季吃蘸酱菜和鲜瓜果比较常见,一些生的蔬菜,比如生菜、香菜、苦苣、蒲公英等,还有一些常见的野菜,都是餐桌常见物,深受人们喜爱。这些菜入口清爽,既能补充很多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易于消化,被人体吸收。生的瓜菜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能消毒的话,最好消毒。因为好多蔬菜瓜果从产地出来,无法保证上面不携带各类细菌,不受到污染。不要喝生水,因为未经处理的水中经常含有各种病菌,尤其是含有很多大肠杆菌。
不贪“辣”
适量吃些葱姜蒜,有利于开胃和消化,还有一定的杀菌防病的作用,但别多吃。这些辛辣食物,会加重人的燥热,就是老百姓说的“上火”,特别是辣椒,要尽量少吃。
至于其他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特别是瓜果,俗话说:“吃了烂果瓜,准害绞肚痧”;剩菜(尤其是绿叶菜)、剩饭能不吃尽量不吃,因为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很高,只是简单的加热,没办法去除这种物质,还会使剩菜剩饭中的剩余硝酸盐分解成新的亚硝酸盐,使饭菜具有了毒性。虽然省了点钱,但损失的是健康。
基本原则就是清淡、清爽、清苦,不肥腻、有营养、易消化。
小暑的养生禁忌
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较差,在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发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热天气下锻炼后,还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进行锻炼的。
当夏季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当最高气温高于35℃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常规的防暑药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小暑节气的习俗及养生禁忌相关文章:
★ 小暑节气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 小暑民间讲究和养生禁忌简介
★ 小暑节气的习俗及忌讳
★ 2021小暑节气的习俗与禁忌
★ 小暑如何养生及禁忌
★ 小暑节气养生六大禁忌
★ 小暑节气有什么风俗习惯
★ 小暑节气注意事项大全
★ 2021小暑的习俗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