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2022

时间:2022-12-01 05:26:39 由 小西600600 分享

小暑时节,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

1、小暑最忌吹南风

“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在江南,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2、小暑忌讳坐木头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3、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是有不利影响的。研究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3℃时,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就会出汗,但尚能保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如果此时还进行体力活动,则出汗量就会大增,这样将会导致汗液无法快速蒸发,人体散热出现困难,热量积蓄在体内,就有可能使人中暑。此外,高温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从而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

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较差,在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发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热天气下锻炼后,还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进行锻炼的。

小暑养生

1、平心静气以养心,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而且饮食要节制。可食用绿叶菜及苦瓜、西瓜、黄鳝等。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如:消暑茶可清热解毒生津。

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的含义是什么

小暑时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种气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中国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在中国大部分的农耕区,经过农历五月的抢收抢种之后,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中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农事主要是各种田间管理的工作,应根据长势追肥、防治病虫。在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祈祷保佑可以风调雨顺大丰收。


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2022相关文章

★ 2022小暑时节三候是哪三候

★ 小暑节气特点介绍

★ 2022小暑节气养生方法介绍

★ 小暑节气历史渊源2022

★ 2022小暑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

★ 小暑节气来历知识

★ 2022年小暑时节几天后是入伏

★ 2022小暑节气的禁忌有哪些

★ 2022小暑的忌讳有哪些

★ 2022有关小暑的趣味民俗介绍

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2022相关文章:

★ 小暑的饮食禁忌是什么2022

★ 大暑的饮食禁忌及养生方法

★ 夏至节气要吃什么面好

★ 大暑节气的民俗及饮食方法

★ 2022年小暑节气的含义意思

★ 大暑的养生禁忌及气候特点

★ 2022年小暑农历时间

★ 夏至节气养生方法

★ 小暑吃什么风俗食物2022

★ 夏至节气传统习俗活动

观看视频教程小暑节气的民间讲究和禁忌2022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