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

时间:2022-12-01 05:59:11 由 13820605742 分享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欢迎查阅!

处暑的诗词有哪些

1、明·朱有炖《元宫词(一百三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2、宋·苏泂《长江二首》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3、宋·王之道《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4、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5、宋·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大暑热还是处暑热

处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大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

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从气象意义上来说,处暑过后我国才正式进入秋季。

作为热的代名词“暑”,根据程度不同,在我国古代被分成小暑、大暑、处暑。其中,小暑比刚立夏时温度要高,随着日期推进,也会偶有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大暑在小暑基础上更进一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由于降雨、蒸发缘故,空气中湿度较大,形成“桑拿天”现象,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时期;处暑中的“处”字,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近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每一年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间昼夜时差较大,白天时间13个小时,夜间11个小时,时差达2小时。由于夏季白天长、夜晚时间短,白天获取的热量比夜间向外辐射的热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气温积累会越来越大,已至在大暑节气期间气温累积达到最大值。就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和热量收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暑节气气温最高。

所以大暑是比处暑热的,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相关文章

★ 2020关于处暑的谚语大全

★ 处暑节气的句子100条精选大全

★ 关于处暑节气经典谚语大全

★ 处暑节气

★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谚语

★ 最新处暑的俗语精选

★ 最新处暑节气谚语整合集锦

★ 处暑是什么节气

★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谚语大全

★ 二十四节气谚语:关于处暑的谚语有哪些

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相关文章:

★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 白露节气养生食谱一览

★ 描写处暑节气的古诗词

★ 处暑的古诗词大全

★ 二十四节气寒露的相关知识

★ 白露节气的传统民俗

★ 处暑节气的优美古诗词

★ 处暑节气习俗活动有哪些

★ 24节气霜降时节是什么意思

★ 处暑节气相关简介

观看视频教程处暑节气的诗词有哪些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