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

时间:2022-12-01 06:16:44 由 jj572 分享

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有哪些你知道吗?走到小雪节气,冷空气的直接表现就是使这些地区的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那么一起来看看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欢迎查阅!

小雪的一些饮食文化

1、糍粑

小雪节气习俗中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材料:糯米粉300克、花生粉100克、细砂糖30+20克、清水适量、油少许(擦盘子用)。

做法:把30克白糖和糯米粉混合均匀后一点点倒入清水调匀,调成糯米浆;用纸巾把盘子擦一层薄油,然后把调匀的糯米浆倒入盘内放蒸锅上蒸15分钟后取出稍微放凉;把花生粉倒入不粘锅里用小火翻炒5分钟至香,然后盛出加入20克白糖拌匀备用;把稍微放凉的糯米糕用剪刀剪成小块在花生粉里,全身裹上花生粉即可盛盘食用。

2、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很适合冬季养生食用。

杀年猪开宰年猪的嚎叫声一出,客人们立刻放下自家的农活,陆陆续续赶来。男客人帮助屠夫把一头肥猪剥得白白净净,女客人帮厨,一时间农舍炊烟缭绕,喜气盈门。屠夫刚把年猪剥净“净边”往案板上一搁,好客的主人就吩咐屠夫,砍下一块足足5kg多的刀头好肉做“刨汤肉”。转眼功夫,排骨萝卜、回锅肉、肠肝肚肺、猪血旺,油亮香浓的“刨汤肉”菜肴摆满了桌面。一顿丰盛幽趣的“刨汤肉”酒席,满桌的酒席,清香四溢。

材料:猪内杂、糯米、猪血、辣蓼、花椒、盐粉、小肠、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山泉水等。

做法:用猪内杂,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刨汤里再添些生猪血、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之类,用山泉水合锅而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待到火锅水沸时,刨汤那鲜美香浓致极的真味就出来了。

3、腊味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

小雪过后,香喷喷的腊肉腊肠成了餐桌上受欢迎的美味。怎样让炒出来的腊肉腊肠美味鲜嫩呢?诀窍很简单:首先,要把腊肉腊肠用水先煮一遍。其次,一定要用冷水下锅煮。这样才能让水分缓慢地渗入肉的组织中,让本来干瘪的腊肉腊肠变得更加滋润。

广州人最喜欢用腊味来做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还有腊肠炒蜜豆。在秋冬寒冷的天气里,打开盛满腊肉、腊肠的煲仔饭,饭香与肉香扑面而来,两者融合得天衣无缝,温暖香糯的煲仔饭就是最适合冬天的美味了。

食用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适当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营养。

材料:猪肋条肉(五花肉)5000克、盐100克、白砂糖190克、大曲酒85克、酱油30克。

做法:修整、晾挂:选取猪肋条肉,修成长条状,每块重约170克,在上端刺一小洞,以便穿绳晾挂用。腌制:将各种调料混匀,浸泡腌肉条,时间8小时左右。烘烤:将肉条挂起,在烘烤炉内烘烤约3天,烘房温度50℃。如分几层烘烤,其间要上下倒换。烘烤时切勿冒烟,最好使用木炭火烘烤。冷却:冷却后即为成品。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材料:鱼、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等。

做法:先将鱼去鳞片,然后用刀切去鱼体上的鳍,沿胸鳍根部切去头部。自胸部切口拉出鱼的内脏,然后用毛刷洗刷腹腔,去除血污和黑膜。之后切成若干段,加入适量的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白酒,浸泡15-20分钟。再将鱼一段段取出依次放入米筛中,最后将它们放到太阳下曝晒。一般一个小时翻晒一次,一两天就可以晒干。在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鱼肉是否已经干了,如果还未完全晒干,就要再晾晒一些时间。

小雪节气的由来

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农历十月,阳历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开始,为“小雪”节气。亦就是说,自然现象“雪”对节气规律性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立冬”节气后,阴历十月阳历十一月,开始进入降雪的季节,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的不同。

将每年“立冬”后,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称作为“小雪”。

其实,我国气象上规定:

(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000米或以上;

(2)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称作为“小雪”。按照古代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雪”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的这种认识和解释,密切结合农业上的需要,归纳概括叫做“小雪”,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立冬”后的节气,名为“小雪”。

对冬季“小雪”节气与“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月“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

“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三候,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小雪养生吃什么

1、香蕉

香蕉是冬季食用的最佳水果,当人体脑内5-羟色胺含量减少时,会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抑郁症状。香蕉中含有这种物质,适当增加香蕉的摄入会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活。因此,在小雪时节大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香蕉来缓解心情。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

2、黑米

黑米的颜色之所以与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为它的外部皮层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类色素。米的颜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则越强。此外,这种色素中还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相当于白米的5倍之多,对预防动脉硬化大有裨益。长期食用黑米,不仅可以促进睡眠,还可治疗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和腰腿酸软等症。

3、羊肉

冬季以养“阴”及“藏”为主。肾主藏精、肝主藏血,这个时节,调养肝肾很重要,所以宜吃像羊肉等温补食品。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佳品。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缺铁会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红枣,增加铁的摄入,从而提高身体耐寒能力。冬季养生吃红枣,不但可以补气养血,还能起到抗寒的功效。

5、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补肾纳气,固精止涩,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对咳嗽、哮喘,女性白带过多,男性阳萎、早泄、遗精,小孩子尿床都有很好的作用。冬季喝白果可改善皮肤干燥瘙痒,建议大家冬天喝牛奶的时候,稍微加几颗白果,吃的时候最好是炒熟的。

6、黑芝麻

进入小雪节气,人体皮肤易干燥,而芝麻有滋润皮肤的特点。中医对芝麻的药用有较高的认识,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7、黑木耳

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对贫血、腰腿酸软、肢体麻木有效。

8、菠菜

菠菜味甘,性凉,利五脏,解酒毒,能润燥滑肠,养血止血,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养肝明目。另外,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能阻止机体内氧化过程,有助长寿,因此多吃菠菜对延缓衰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小雪节气多吃菠菜,对抵抗冬季抑郁有好处!


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相关文章

★ 小雪节气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 小雪节气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 2020小雪吃什么

★ 小雪吃什么传统食物2021

★ 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 小雪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最好

★ 小雪吃什么主食

★ 小雪吃什么传统食物

★ 小雪节气吃什么最好

★ 2021小雪的饮食养生及习俗

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相关文章:

★ 小雪时节养生的4个原则

★ 2021年立冬时节饮食养生全攻略

★ 小雪节气有关的经典诗词

★ 小雪节气北方的饮食介绍

★ 24节气立冬时节养生滋补原则

★ 2021年小雪节气如何养生

★ 2021年小雪是几月几日

★ 小雪节气养生小常识2021

★ 小雪节气的传统民俗

★ 小雪节气的由来含义

观看视频教程小雪时节的一些饮食文化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