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冬至的发展历史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原本的冬至是多么盛大的节日,用辉煌形容也是不过分的。那么你们知道关于二十四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二十四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_冬至节气的由来,欢迎参阅。
冬至是什么意思
古时人们对冬至的理解是: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察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现代天文科学测定,与夏至日相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蛆叫结;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动。”据说蛆绷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然生长,但阴气仍然非常强盛,土中的蛆叫仍旧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各异,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长,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消而解角;由于阳气初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能够流动并且温热。冬至期间,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少,但由于此时地面在炎热的夏季积聚的热量还没完全消散,故此时气温还不算最低。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比获得的太阳辐射要多,因此气温短时间内会持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确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节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饥唐、宋时期厂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很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冬至有关,如三顾茅庐,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术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第一次不获晤面,快快而回。
后值隆冬之际,刘备冒风雪而往。孔明出外闲游,刘备遇其弟诸葛均,留一手札,嘱为转达。二顾茅庐,就发生在冬至期间,也是民间年画艺人最乐意表现的“三顾茅庐”题材中的内容。
冬至节气习俗
冬至和清明一样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冬至又称冬节、交冬。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贵贱,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那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呢?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天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家乡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就地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在我国的北方,也有冬至吃混沌这一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冬至在历史上的周朝是新年,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在南方地区这一天则有吃汤圆、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现代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 24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
★ 冬至表示什么意思
★ 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
★ 24节气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2020冬至的意义是什么
★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什么意思
★ 详解二十四节气——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