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天的第几个节气_处暑节气
处暑,虽然表示暑气的终结,但民谚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处暑是秋天的第几个节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处暑是秋天的第几个节气
处暑是秋天的第几个节气:第2个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但是实际上,处暑步入秋季的还是只有北方地区,南方的地区仍然是非常的闷热。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处暑怎么过
1、不宜过早添衣
虽然从节气特点来说,秋天已经来了,但夏天的暑气仍未完全消散。昼夜温差较大,气温不定,容易回升。在季节转换之时,如果过早添衣,气温一旦回升,很容易出汗而着凉,进而导致伤风感冒。
2、早睡早起以解秋乏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秋乏”,其实是有科学研究的。夏季,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也会有所减弱,身体一直处于不断的消耗状态。当进入秋季,汗出得不是太多的时候,机体自然也就进入了下一个修整阶段。此时,人体会出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了。
3、滋阴润肺以防秋燥
暑尽秋来,秋季属肺,易燥。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吃一些滋阴润肺之品,以防肺燥。古时候,处暑时节就有吃鸭肉的习俗。鸭肉,味甘,性冷,并有滋阴、补虚、调和脏腑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处暑后穿什么衣服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但“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好。
处暑时节,时值初秋,天气变化无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脱勤换”。因而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另外,由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____,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因此更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处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1、吃鸭子
江浙一带曾流行处暑时节吃鸭子的习俗,民间素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鸭子味甘性凉,煲汤吃可解暑气,红烧或烤制吃则可适时地贴补秋膘。每家做好鸭子或买熟食回来后,除了自己食用,还不忘与亲戚邻里分享。大家相信,这样就能“无病各家”了。
2、吃龙眼
各地的食俗跟本地物产也有一定关系。福建盛产龙眼(桂圆),当地有处暑时节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性温,据说有滋补气血的功效,可以剥了皮直接吃,也可以佐粥或温饮。
3、祭祖、迎秋
除了饮食,处暑时节也有很多活动。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处暑的物候特征
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古人称之“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