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

时间:2023-10-17 11:00:16 由 哈哈哈哈哈 分享

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_夏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在古代夏至节气期间,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供大家参考学习。

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

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

虽然大多数年份的夏至日都在6月21日,但也有可能在6月22日或6月20日。比如,2015年夏至日为6月22日,而2048年的夏至日是6月20日。

很多人可能认为,夏至日北半球白昼最长,意味着太阳离我们也近,但事实并非如此。夏至之后两周左右,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所以,夏至前后其实是一年中太阳离我们几乎最远的时段。

夏至的传统习俗活动有哪些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那么,文化风蕴的夏至时节,又有哪些古老民俗呢?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祀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以歌舞礼乐的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故《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食夏至面

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民谚还曰:“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不是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过水面,古时候从井中打来清凉的并水,手擀面煮熟后,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待面拔凉,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做好的调料和小菜。古人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用意。另外,古代民间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白昼时间长,正如人们在过生日时也吃面一样。为的是取一个好彩头。

3.食夏至饼

在古代,夏至之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4.夏至称人

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5.给牛改善伙食

夏至这天,古时还有给牛改善伙食的习俗。古人会在夏至日煮麦仁汤喂牛,据说牛喝了身体壮,能干活,不流汗。

6.吃补食习俗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古时民间便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古代官府也停止办公事。

  7.吃馄饨

夏至这天,古代有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习俗。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古人吃过馄饨之后,开始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健康成长,身强力壮。

8.互赠消夏之物

夏至日,古代妇女有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习俗。《酉阳杂俎·礼异》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这些皆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妇女以此相互赠送,来消暑避伏。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据考证,早在2700年前的周朝、春秋时期,先人就发现人的影子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关。长久观察后,用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所以有谚语“夏至至短,冬至至长”。它还是古代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

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吃面已成为一种传统。在中国北方,民间即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夏至食面似乎是自古以来的习俗。由于此时新麦已收,古人夏至吃面有尝新之意。夏至面的做法很奇特,并非平常所吃的热汤面,而是一种消暑的过水面。人们将手擀面煮熟后,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中,等面变凉后捞入碗中,再浇上事先准备好的调料和小菜。古人于炎热的夏天吃清凉的过水面,有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之意。

夏至节气物候

夏至是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也是创立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始点性节气。古人的观察与现代天文学的研究相符合,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麈(zhǔ)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这天,雄鹿的鹿角开始脱落,雄蝉开始鸣叫,半夏草也因为感受到气温的变化开始生长,同时也意味着夏天已过一半。夏至以后,气温仍会继续升高,会迎来一年里的最炎热的天气——“三伏天”。

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相关文章:

★ 夏至2024养生小知识

★ 2023夏至节气运动应该注意什么

★ 2023夏至节气的起源是什么

★ 2023夏至节气的气候变化是怎么样的

★ 2023夏至最适合吃什么水果

★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气候特点

★ 2023江浙地区的人们夏至饮食风俗

★ 夏至传统食物吃什么

★ 夏至是否是入伏的开始

★ 夏至的由来和风俗

观看视频教程夏至日期是固定的吗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