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热闹仅次于过年。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方小年的来历和风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来历:
民间传说,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尊重,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风俗:
小年的风俗有很多,小年有吃火烧、祭灶王、扫尘、放鞭炮、贴窗花、吃糖瓜等一些习俗。其中放鞭炮的习俗,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放鞭炮可以让节日变得热闹起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已经禁止人们放鞭炮了。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不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说人们的坏话。
1、年糕。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
2、汤圆。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3、腊味。过年吃腊味是广东的一个传统习俗,“腊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腊肠、腊肉、腊猪头皮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
4、炒米饼。广东有许多种饼,最着名的当属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或硬饼。它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5、煎堆。对于老广来说,过年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在以前,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们都赶出制作间,还要一边炸一边说吉利话,以祈求来年好远。
6、蛋散。广州人过年也炸蛋散,以香脆著称。
7、萝卜糕。萝卜糕是一种广州人喜爱的点心,更是过年时候的应节食品。
8、油角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9、笑口枣。广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枣。同时笑口枣也是广州人春节必备年货之一。
10、盆菜。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11、鼠壳粿。鼠曲粿(guǒ)也称茨壳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小食,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
小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三,也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再过六、七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小年,从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农历腊月是二十九天的月份,二是指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第三种解释是指果树结果少,竹木生长慢的年份。作为节日来讲,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小年在全国各地赋予的含义和习俗也是不同的,比如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也有地方称冬至为小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常说的除夕夜,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