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

时间:2024-03-14 19:20:08 由 陶雨霞 分享

三月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叫做“上巳节”或“上清节”。它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被认为是阳历的3月3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

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

2024年“三月三”的放假时间安排在2024年4月11日-13日(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时,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是上班时间。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

1.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2.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3.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外出干活总是带着糯米饭。而山上的猴子总是把糯米饭抢去。有一次,特侬随手扯了枫叶驱赶猴子,却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灵机一动,回家后把枫叶浸泡到糯米饭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饭。猴子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毒物不敢碰。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

三月三是为了纪念谁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在汉族文化圈内,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神话人物西王母乃至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因此三月三又是纪念这三人的重要节日。

然而,这些内容大多是三月三这一节日确立后在其内容与功能向复合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来的。

三月三源于什么节日

“三月三”作为一个重要节日源自上古时期的“上巳节”。

“上巳”指干支纪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或认为出现于夏末商初,或认为出现于西周时期,在早期表现出浓厚的巫术性质,这一天人们要去水边洗濯,祓除不详,或手持兰草,招魂续魄,即所谓的水滨祓禊,并有朝廷指定的专职巫者掌管此事。在古代,人们认为水是至洁之物,可以消除一切疾病和灾难,故有此俗。《诗经·郑风·溱洧》中还记载郑国在这一天有男女私奔、高禖祠祀以偶合求子的风俗。到汉代,三月三被正式列为节日。史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汉书·仪志上》),洗濯依然是这一节日的主要行为,此外又增加了一些娱乐性的活动。“自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十六“上巳祓除”条),到三国魏及以后,上巳节就被固定于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了。魏晋时期,三月三逐渐变成水边宴饮、游春踏青的娱乐性节日,祓禊的内容更多地被春游野宴的行乐活动所代替。文人士大夫亦积极参与,曲水流觞成为当时一项重要活动,即把盛酒的杯子放在弯曲的水流上,杯随水动,如同羽觞,在酒杯到跟前时即赋诗一首,诗若不成则罚酒。至唐代则更为繁盛,“(帝)赐宴曲水,倾都禊饮踏青”(吴自牧《梦粱录》)。上巳节亦因与寒食、清明在日期上相近而融入了很多其节日的习俗和娱乐活动,大量的娱乐活动成为后来上巳节的一个重要表现。

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2024年三月三放假安排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