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预示着秋季的开始。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秋中医养生小常识,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秋中医养生小常识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
1、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2、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3、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
进入立秋时节,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
具体做法
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
秋季坚持此法,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立秋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立秋与交秋有什么区别
立秋又叫交秋,两者是同一个意思。立秋是正式的说法,交秋是开始是某些地方对立秋的别称,慢慢传播开来,很多地方也这么叫。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因此,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
2022立秋中医养生小常识相关文章:
★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由来2022
★ 24节夏至养生小知识
★ 2022夏至养生小知识简介
★ 2022年春分节气寓意与气象特征
★ 寒露的传统特色习俗
★ 2022年三伏天什么时候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