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秋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

时间:2022-12-01 05:47:39 由 18032955178 分享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秋前面有大暑,后面又处暑,立秋,顾名思义,就是到了秋天的意思。一般立秋之后,伏天就差不多过完了。我们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预示着暑去凉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立秋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欢迎阅读!

立秋后养生注意事项

1.风燥感冒是立秋第一大病

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感冒初期先表现出干燥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润燥补水,就会加重感冒的病情。

饮食方面重点放在滋阴润燥上,多吃清脆爽口的果蔬,比如梨、藕、葡萄、荸荠。西瓜就别吃了,因为西瓜过于寒凉,立秋后食用,容易诱发腹泻。

除了水嫩嫩的果蔬,还有一样干果润肺效果也很好,就是杏仁。《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排在第一的就是润肺功能。每天吃10克左右的杏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风燥感冒。解燥润肺效果好的是甜杏仁,可以当成加餐的零食吃,也可以将10克杏仁磨成粉,加点冰糖冲着喝。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

2.立秋遇三伏谨防“空调病”

夏末秋初,季节相交,病毒肆虐。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人们还要防范立秋“空调病”。

今年立秋巧遇三伏,天气依然比较炎热,许多家庭都开着空调,这时就比较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预防空调病,应注意以下方面内容:首先,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的功能。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其次,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最后,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常开空调,尤其要避免空调直吹并用衣物盖好腹部。

专家还提醒,红眼病是立秋节气的高发病。细菌感染时常发生,加上睡眠不够,容易患红眼病,因此一定要注意好个人卫生。

此外,立秋湿度较小、浮尘较多,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过敏源的增加,使具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过敏症,在此期间也应该注意避免接触过敏源,加强锻炼。

3.立秋养生应早卧早起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伤风感冒。另外,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

4.收敛情绪多锻炼出汗

中医认为,秋季是养肺气的时候,一般认为肺为娇脏,又怕冷又怕热,那该如何去养呢?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俞杰表示,首先要从情绪上进行调养,中医认为“秋三月”情绪应该稍微的收敛,要让我们的神志安宁,情绪变得平静一些,这样有助于养肺气。

从锻炼方面,俞杰表示,前一段时间北京的湿度较大,体内积攒了许多,立秋之后天气比较热,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建议大家在早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多出去锻炼,把汗排透。这样秋季就不容易得关节痛、骨痛等疾病。同时要注意,不要贪凉,从炎热的室外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太贪凉会将体内的汗憋住,这样对身体很不利,很容易感冒。

5.立秋进补少辛多酸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虽然立秋宜进补,但也不能“乱补”。

专家表示,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除此之外,还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中排出,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4A7.Cn)。

6.补点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B1、B2及烟碱酸:天热饮水量增加,出汗多,维生素B群容易流失。维生素B1负责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少了它,体内的能量不足,人会无精打采。维生素B2也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烟碱酸又名维生素B3,和维生素B1、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如果缺乏烟碱酸,人们就会焦虑、不安、易怒。

补充维生素C:炎热天气,大量汗液的排出导致水溶性维生素迅速流失,特别是维生素C——夏秋时期需求会多于冬天,因此,当天热感到疲乏时,应该补充维生素C,以缓解疲劳感。

立秋后最佳养生方法

调节室内好气候

居室内的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日照和通风等。适宜的室内气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环节。以调节温度为主,室内温度以25℃~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为宜,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40%~60%,这样的居室环境,人体会感到非常舒适,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更高。

室外活动不宜长

不宜长时间室外活动,要防出汗过多,但也不能不出汗。据研究证明,肌肤衰老的元凶是紫外线,外出时要尽量涂防晒霜,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避免在烈日下待得过久。苦夏应适当地减少运动量,特别是在炎热的中午不要运动,以免中暑。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每锻炼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锻炼时间应选择在早晚气温凉爽时进行,地点以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公园等室外绿化环境为佳。

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立秋后静心养神也很重要。

淡进食

食物种类要多样,注意色、香、味、形、质等的搭配,以刺激食欲。饮食规律有定时,切忌极饥而后食。适当吃些清热类食物,如冬瓜、豆类、小白菜、苦瓜等,及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水果、蔬菜,如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桃、西红柿等,以满足身体消耗所需要的营养供给。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另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补充水份

苦夏闷热,人易出汗,所以要特别注意补水,不要等到感觉口渴再饮水,要经常、少量地喝些水。要尽量少饮酒,因为酒亦主湿。除了矿泉水外,牛奶、豆浆、粥、汤等流食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例如:早餐喝豆浆,午餐喝汤,晚餐喝粥,白天喝茶,睡前喝牛奶等。

脾胃不好的人,可以自制凉茶或药粥调养,里面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喜好适量加入莲子、枸杞子、麦冬、荷叶、丝瓜、大枣、山楂、砂仁等醒脾、益气、消食的中药,坚持服用,脾胃功能自会慢慢恢复正常。

良好睡眠更养生

长昼酷暑是苦夏的主要气候特点,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规律,晚睡早起,睡眠建议时间:晚上22:00~23:00入睡,早上5:30~6:30起床。由于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午睡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改善脑部供血,增强体力和机体的防护能力。资料表明,在炎热天气适当地睡午觉可大大地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立秋后要预防哪些疾病

防心脑血管病

立秋后余热未消,血压易升高;大量出汗使血液粘度增高,炎热使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中午热早晚凉。

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俗称热伤风。发热重、恶寒轻,常见为发热,出汗多但是热不退。

防缺钾性软瘫

气候炎热,大量的钾离子随汗液排泄而丢失,易发低血钾症。四肢酸软无力,神经肌肉系统松弛软瘫,腱反射减退。严重时还会伴有胸闷心悸、腹胀恶心等,甚至呼吸困难及严重心律失常。

防中暑

立秋后晴天尚有余热,若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畅,亦可发生中暑。

防冰箱肠炎

许多人喜欢吃冰箱中的食物。往往几小时后即出现耶尔氏菌中毒症状,俗称"电冰箱肠炎"。临床上的表现为:腹部隐痛,畏寒、发热、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厌油、纳差和轻中度腹泻,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肠麻痹。

防乙脑

7-9月是乙脑流行季节,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急,开始时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诊为是感冒,但是没有流鼻涕、咳嗽的感冒症状,况且发热越来越高,很难退烧,精神差,爱睡觉等,应该提高警惕性。


2022立秋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相关文章

★ 2022立秋节气的习俗介绍

★ 立秋的传统食物及注意事项

★ 2022立秋为什么不能喝凉水

★ 2022立秋可以艾灸吗

★ 2022立秋宝宝注意什么

★ 立秋节气传统习俗活动

★ 2022立秋应该吃什么食物

★ 2021立秋的养生方法及忌讳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最适合

★ 立秋的养生原则及忌讳

2022立秋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相关文章:

★ 白露的养生提示及饮食原则

★ 24节气立秋到来意味着什么_立秋养生小常识

★ 处暑节气的养生常识及注意事项

★ 白露的养生药膳及传统食物

★ 立秋的养生方法及注意事项最新

★ 处暑饮食养生吃什么好

★ 2021年白露吃什么养生

★ 大暑节气的注意事项

★ 立秋后养生知识及方法大全

★ 处暑预防秋乏的方法有哪些

观看视频教程2022立秋的注意事项及养生方法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