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大雪节气之后,这时候寒冷的空气更加强烈,温度也在不断地下降,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做好的各种养生工作。下面小编整理大雪养生注意事项_大雪养生指南大全,欢迎阅读。

大雪节气养生“七宜”

宜保暖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宜健脚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宜多饮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宜调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宜通风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宜粥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宜早睡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节气养生要“七防”

防跌倒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防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防煤气中毒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防虚脱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

防晨练病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防烫伤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防不当御寒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

大雪节气养生的误区

衣服越多越好

事实就是穿衣服多了,很容易的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为何衣服穿多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反而会受到损害呢?其实这是因为衣服的特质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但是衣服却可以有效的隔绝外部的寒气侵蚀,能够很好的防止身体之中的热量消散,因此在生活多穿衣物是可以有效的保暖的。但是衣服并非是越多越好的,我们多穿衣物确实可以有效的加强保暖性,但是当衣服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厚度超过1.5厘米时,衣服内部的空气对流会出现明显的增大,反而会让保暖性下降,因此在生活中,衣服并非是穿的越多越好的。

门窗在睡觉时禁闭

在冬季天气气温下降,外部的寒凉气息会入侵到房间内部,尤其是人在睡觉的时候,很容易的就会感觉到寒冷,因此许多人在睡觉的时候会将门窗关的紧紧的,但是你知道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身体健康却是很容易的就会受到影响的。 为何在生活中紧闭门窗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呢?其实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想要保护好身体的健康,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十分的重视,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的新陈代谢是不会减缓的,而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人会从呼吸道排出149种化学物质。

大雪进补羊肉:

大雪期间中国人选择的食物主要就是羊肉。羊肉具有滋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驱寒保暖的良好功能。重庆的人们这个时候喜欢和亲友们一起吃羊肉火锅、喝羊肉汤。南京的市民们则喜欢把羊肉和山药或者枸杞一起炖,这样会更有营养。

瑞雪兆丰年:

自古有就“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说的是冬天天气寒冷,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不利于一些农作物生长,如果农作物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这样不会受到外部严寒天气的影响,利于生产,另外,积雪融化后,还能增加水分,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比普通雨水高出5倍,更加利于作物生长,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进补过量阻碍新陈代谢

大雪过后,即将进入隆冬,过量的吃一些进补的东西,会让食物滞留在肠胃中,阻碍肠胃消化。人们经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人们只有通过合理进补,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才能使来年少生疾病。

食补、药补、静养要适度,用之太过会影响健康,如食补太过会出现营养过剩;静养太过会出现动静失调;药补太过,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失调。因此,冬季调养时应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

大雪养生注意事项_大雪养生指南大全相关文章

★ 大雪养生原则有哪些

★ 2019大雪节气养生攻略

★ 大雪节气

★ 大雪节气吃什么养生

★ 大雪养生注意事项

★ 大雪节气养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大雪养生宜忌事项

★ 2019大雪节气注意事项

★ 大雪养生方法有哪些

大雪养生注意事项_大雪养生指南大全相关文章:

★ 大雪养生注意事项_大雪节气怎么养生

观看视频教程大雪养生注意事项_大雪养生指南大全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