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

时间:2022-12-01 06:38:16 由 lulu 分享

  小寒时节的寒冷,并没有阻碍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第一信梅花的开放。这是春的消息。小编整理了文章: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寒

  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一

  《小寒》元稹(唐)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蜡梅香 喻陟 宋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墨梅》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数九寒天,百花凋零,腊梅花苞发出阵阵幽香。小寒时节,正是腊梅盛开之时,腊梅,实为“蜡梅”,于因为腊梅大多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腊梅和梅花其实并不是一”种花,但它们都在寒风中开放。由古至今,文人骚客喜爱它们迎着寒风开放的品格,留下不少描写梅花与腊梅的诗句。宋代诗人王安石曾写过一首名为《梅花》的咏梅诗,留下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名句;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的诗中,也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

  《江雪》柳宗元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寒节气里,土壤深层的热量也被消耗殆尽,此时通常会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三九寒冬” 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古时人们在小寒节气里基本不进行户外活动,动物也难觅踪迹。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就描绘出这样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全都断绝,不见人影踪迹;唯有江上孤舟里的一位渔翁, 披蓑戴笠,在独自垂钓。

  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二

  小寒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早发竹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三

  赠范晔

  [南朝宋]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应该是比较早的一首梅花诗了,虽通篇却未见一“梅”字,但诗中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却令人动容。据《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此诗。范晔(398-445)是南朝刘宋的史学家、文学家,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后汉书》的作者。元嘉八年(431年)他曾从檀道济北伐,道济兵入长安,此诗当作于此时。正史上记载的陆凯是北魏人,《魏书》有他的传,卒于约504年。这位陆凯与范晔年辈不同,相隔甚远,所以有人认为此诗的作者为南朝另一陆凯。余冠英先生将此诗定为宋诗,后人多从之。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折花赠远以表示情谊是古来习俗。这里的“花”是梅花;“驿使”,古时传递公文的人。一个“逢”字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却是有心,表示正当其时,欲寄恰逢送信人,语含欣慰之意。“陇头人”指身在关中的范晔。陇,陇山,地处今宁夏南部、陕西西部,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处。“陇头人”还借指远别乡关的征人戍客。古乐府有《陇头歌辞》道征人出陇心情:“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说范晔是“陇头人”,既符合他远征三秦的情况,也揭示了他思念乡关的心情。在这样情况下折花相赠,更显出情深谊厚了。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据史载,檀道济攻取三秦是在岁暮年初之际,此时北方花信尚早,而在江南梅花已开放了。江南本是物博文丰之地,但诗的作者陆凯认为别的礼物不足以表达他对范晔的情谊,所以说江南什么都没有,唯有先春而至为报春讯的梅花是最适当的。这里折梅相赠不仅因为它开得早,还因为它象征了友情的纯洁坚贞。这种象征的含义后代诗人是常用的,在陆凯的时代这样的意思也形诸篇咏了。如鲍照(414-466)《梅花落》写道:“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值得注意的还有这里的语气。与前句的“逢”一脉相承,“无所有”、“聊赠”似乎是漫不经心为之、聊胜于无的应付,其实这委婉、谦和的话语正见出情谊的深厚,多少珍贵的礼物、多少话语都抵不上这“一枝春”啊!在后人看来,唐代岑参《逢入京使》绝句后二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味与此略似。(参见《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汤华泉文)。

  从陆凯赠诗开始,“一枝春”就成为梅花及赠别的代称了。唐宋以下历代诗人都有类似的吟咏,南宋刘克庄有“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是袭取了陆凯诗的意境;元末明初的高启《梅花六首》中的“无限春愁在一枝”,则是套用了“一枝春”的用法以寄托感情。南宋杨缵(字继翁,号守斋)自度曲就以《一枝春》为名,其《一枝春·除夕》在当时影响甚大。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武林旧事》曾记有一段故事:“除夕,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之词虽多,极难其选,独杨守斋《一枝春》最为近世所称。”

  北宋词人喻陟[zhì]有一首《蜡梅香》,写小寒天气早梅先发,寄托思乡情绪,也十分适合在这个时节读。其中“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正是化用了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诗意。

  蜡梅香

  [宋]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读过南朝诗,我们来读唐诗。

  早梅

  [唐五代初]齐己(约860-约937)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本姓胡,名得生,长沙人。家境贫寒,父母早逝。后出家,长期居于衡岳道林寺,自称“衡岳沙门”。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

  写咏梅诗,总免不了一番对比,既是梅花与冬日其他植物的对比,更是梅花与冬日环境的对比。这首五言律诗《早梅》亦是如此。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以孤根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

  颔联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一枝开”是诗中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关于“一枝”的用法还有一个故事。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以这首诗求教于诗人郑谷(约851-约910)。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再联系前文提到陆凯诗中的“一枝春”,可见古人对梅花“一枝”的形容颇有心得!

  颈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此联对仗精致工稳,颇有盛唐遗风。缪钺先生在评价唐宋诗之别时,曾云:“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读宋诗》)齐己此联虽是写梅,却当得起“秾华繁采”的评价。从气味到颜色;从静态到动态;一个“递”字,一个“窥”字;用“幽”来形容“香”,用“素”来形容“艳”。可谓情辞丰满。

  尾联“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有论者从中读出双关之意,谓诗人以梅自喻,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见《唐诗鉴赏辞典》李敬一文)。联系齐己的诗僧身份,这样的解读似乎有些过了。通读全诗,我们发现它的调子从低沉甚至有些压抑到昂扬而带有期许。全诗紧扣一个“早”字:“孤根暖独回”是“早”;“昨夜一枝开”是“早”;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将早梅迎寒斗雪、傲然独立的个性展露无遗。

  读过唐诗,我们再来读宋诗。前引缪钺《论宋诗》中还说到:“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下面这首南宋诗人杜耒的《寒夜》倒是将空灵与透辟结合得不错:

  寒夜

  [宋]杜耒(?-1225)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首句“寒夜客来茶当酒”,今天有太多影视剧中用过“以茶代酒”这句台词,以至于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极其做作,但读到杜小山(杜耒[lěi]字子野,号小山)这句,还是会觉得有一股清气扑面而来。茶与酒的区别是什么?酒味醇厚、浓烈。茶味清逸、淡雅。杜小山的前两句让人禁不住联想起白居易那首著名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香山的诗中我们能读到一种微醺的酣态(说成是憨态也无妨),洒脱不羁,而杜小山的诗中则有一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逸之气。

  接下来三、四句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才有梅花便不同”,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以及他们之间的友情,正如前文提到的陆凯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两者的写法颇有相似之处,梅花的象征意义再次得到展现。杜耒这首诗,说它“空灵”,因为它具体写景只有一句“竹炉汤沸火初红”,其余几句看似只是平淡的交代,却颇含深意。寻常冬夜,有了梅花就不一样;寻常岁月,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不一样。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的心情,仔细咀嚼又耐人寻味。这首诗也当得起“透辟”(透彻精辟)的评价。

  不过今人似乎不大能欣赏宋人的审美。有人满不在乎地将杜耒这首《寒夜》评价为“这是一首充满了小调调的文人诗”(见韩可胜等著《最美的节气诗词:可怜冬景似春华》)。为什么喝酒的白居易没被当成小调调,喝茶的杜耒就成了小调调?撇开论者的颟顸不谈,是不是因为宋人的审美(文人化的审美)我们已经太熟悉乃至深入骨髓,重复一多就成了做作?记得多年前在一本书中读到过一句话:“汉唐以后不再有汉唐,但宋以后的中国永远是中国。”汉唐文明之所以我们一想到仍然会心旌神驰,是不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在起作用?

  话题有些扯远了。从日历上看明天就进入腊月了。正月与腊月,一头一尾,可能是传统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月。腊月有许多风俗,其中小寒节气中的腊八节是重要的节日。关于腊月风俗我可能需要另撰一文。重要的是,农历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前面讲到的陆凯、喻陟的诗词都传递出浓厚的思念(乡)之情,小寒初候雁北乡,也是归乡的象征。许多在外漂泊的游子此刻或在规划回家的行程,或已经踏上了返乡的旅途。“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每个返乡的人对身在家乡的亲朋故友来说都是早开的梅,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团聚,也是春的消息。


相关文章:

2.描写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3.关于小寒节气的唯美古诗词及赏析精选20首

4.二十四节气小寒谚语大全

5.详解二十四节气——小寒

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观看视频教程形容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诗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