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

时间:2022-12-01 06:51:54 由 caicai1819 分享

不管是什么节日,都会有一些民间活动的,虽然每个活动都是不一样的,也有着不一样的寓意,所以小寒也不例外,那么你知道关于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是怎样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希望大家喜欢!

小寒节气相关的民间民俗活动

1.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和大寒的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的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的过程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存活下来,这一天是12月初8,佛家于是就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就被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到民间以后,一直就流传到了今天。腊八粥的食材也有很多,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的时候并不会吧莲花和桂圆放进去。

2、糯米饭

在小寒节气的时候,广东人一般都会吃糯米饭,大家都知道广东人是最讲究吃的了,它们把腊肉、腊肠、花生、葱白都搭配在糯米饭中食用,不仅美味富含营养,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3、菜饭

对于南京人来说,小寒节气都会吃一些这叫做菜饭的食物,就是用糯米、板鸭、香肠、青菜肉片等食材煮成的,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传统美食。

小寒节气怎么养生保健

1.饮食上多吃温热食物

小寒这是冬天的时候,天气也是非常的干燥,在这个时节,肾为了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功能强健,所以要“防寒养肾”,同时还要补心助肺。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节进补,要注意的是不能想当然的乱补,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合理进补才能补充气血,防寒保暖。

所以人们进补的时候应该以食补为主,以温补是最适合的,不妨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韭菜、大枣、羊肉、猪肝、鸡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以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2.起居要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强冷空气活动是非常的频繁,南北方的气温都是比较寒冷的。天气也是非常的寒冷,气血会凝滞,容易引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养生保健专家提醒说,在这个节气,人们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出门在外的时候要戴帽,睡觉别蒙头。特别是对肩颈部、脚部等部位要加倍呵护。对于老人家,则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寒的故事

“小寒”是腊月的一个节气,由于古人会在12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12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的意思。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的传统习俗之一,远在先秦的时期就已经形成。

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的意思是有三个,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和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大家终岁劳苦,这个时候农事己息,可以借此游乐一番。从周代以后,“腊祭”的习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在腊月临近春节的时候,学馆私塾等放假过年,是民间传统的年节习俗放年学。在《燕京岁时记》有说:“儿童之读书者,于封印之后塾师解馆,谓之放年学。”不但民间有这个传统的习俗,皇室同样也是有的。

清时有记载:“每至12月,于19、20、21、22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这个时候朝廷就会放假,萃萃学子也借此有玩闹的时间。皇家开学的时间是正月初六,民间是过了正月十五这个时间。大约皇家放年假两周,民间放年假就会是皇家的两倍四周。


2022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相关文章

★ 2022小寒的传统习俗活动

★ 2022小寒节气民间民俗活动

★ 2022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篇

★ 2022小寒的由来和养生要点

★ 2022小寒可以做什么活动

★ 2022小寒节气的生活习俗

★ 2022小寒节气的养生食疗

★ 小寒的风俗有哪些

★ 小寒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饮食

★ 小寒的民俗活动及气候特征

2022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相关文章:

★ 2022小寒的由来与传说

★ 2022小寒的特点与传统习俗

★ 2021冬至时节的养生方法和民间禁忌

★ 小寒节气的由来_小寒节气养生汤

★ 2021冬至节气的具体介绍和养生秘籍

★ 2022年小寒是冬天第几个_小寒为什么更冷

★ 女性冬至养生的方法有什么2021

★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_小寒节气介绍

★ 小寒节气的习俗活动都有哪些

★ 2022大寒节气养生知识

观看视频教程2022小寒的民俗活动与养生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