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

时间:2022-12-09 11:31:18 由 jafa 分享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供大家阅读参考。

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

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

1、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三伏天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2、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3、趁暑化湿解冬病

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4、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三伏天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5、消暑切莫动“肝火”

另外,三伏天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6、“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三伏天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三伏天的减肥方法

1、坚持每天快速走

我们在做快步走的时候可以消耗你更多的脂肪,时间较长的快步走更是快速减肥的好方法。快步走是有氧运动的一种,也是非常有效的减肥运动之一。只要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步走,你也能快速享瘦。

2、适当运动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游泳是夏季最好的健身项目,游泳不但可以起到全身锻炼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降暑的作用。其他如泡温泉、健身操、瑜珈以及机械锻炼等都是不错的室内运动健身项目。早晚日照不是很强的时候,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网球,骑单车等对健康也是很有益的。但注意运动不能过量,过量运动会致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则会导致昏厥,对健康反而不利。

3、少吃冷饮

很多人喜欢大汗淋漓之后喝上一杯冰水或者是吃上一条冰棍,但是喝太多的冰饮可是会导致肥胖的。市面上的冷饮,含糖量多,热量自然也很惊人,不仅如此,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一不小心跑厕所就不好啦!所以,如果想要减肥就要少吃一些冷饮。

三伏天适合的饮食

1、尽量的少吃冰冻食物,三伏天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吃冰冻的食物,而这很多人以为天气热,吃点也没事,但是就是因为这种想法导致自己的肠胃出现肚子疼、拉稀等等,这基本都是由于我们冷饮喝的太多,冷菜吃得太多导致的。

2、吃开胃的食物,进入三伏天之后,我们人的食欲就会降低,导致有时候也不想吃东西,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吃东西对肠胃不好的,所以我们在饮食前需要吃一些开胃的食物,比如话梅等等,当然,苦瓜也可以。

3、适当吃点凉菜,凉菜我们可以在三伏天气吃,这样不仅可以给我们身体补充营养,有利于我们食欲的增进,同时还能够祛除身体的热量,至于冷饮之类的,尽量的少喝点一点比较好。


2022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相关文章

★ 2022小暑时节三伏天吃什么

★ 2022年夏至养生小知识

★ 三伏天2022时间表

★ 2022小暑节气养生小知识

★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 2022三伏天可以洗冷水澡吗

★ 2022年三伏天从哪天开始

★ 2022年三伏天中伏是几月几号

★ 2022三伏天最热是哪个伏天

★ 2022小暑节气养生食谱

2022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相关文章:

★ 2022夏天三伏天吃火锅要注意些什么

★ 了解愚人节的英语知识手册

★ 2022三伏天喝什么才消暑

★ 2022三伏天养生的方法大全

★ 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

★ 2022年初伏是几月几号_初伏养生注意事项

★ 2022年中伏是几月几号_中伏养生注意事项

★ 2022中伏养生要注意什么_中伏吃什么食物

★ 2022三伏天几月几日结束

★ 2022三伏天拔罐好不好_三伏天拔罐不适宜人群

观看视频教程2022三伏天的几个养生知识的二维码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